说法
赞成、反对者皆有之
“前几天我头痛得厉害,孩子晚上回家后,端茶递药不离左右。他告诉我,《弟子规》上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他应该做的,这句话把我感动得直掉泪!”漯河二中的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孩子懂事了许多,知道了什么叫爱,什么叫谦让。”
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持反对意见。“我孩子才上初一,让他去读《说文》,他读得懂吗?国家并没有要求必学繁体字。”漯河市民张先生说,“不应该强制给孩子灌输‘之乎者也’!”市民刘女士说:“现在的孩子本来课业负担就很重,再让他去学习那些枯燥难懂的‘文言文’,我不赞成。”另一学生家长表示,有的经典古文中掺杂着一些消极思想,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不利。
“不懂《说文》和繁体字就不爱漯河了吗?”采访中,一些干部职工认为,可以“提倡、号召”去学,但不能要求“至少认识500个繁体字及知晓其形、音、义。”
解释
称“早在意料之中”,推广中没作硬性规定
对此事在社会上产生的争议,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表示“早在意料之中,记者尽管发稿”,并对该活动的“操作技巧”做了一些解释。
“经典文化进校园,并非以枯燥乏味的模式,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历年下文推广活动时,从来没有规定必须讲几节课、参加几次会,也从不会与师生的业绩或干部职工的考核挂钩!”谢安顺说,经典的训练,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还是有成效、受欢迎的。“比如每个人每天在早读时,抽出10分钟时间,坚持背诵100字的文段,坚持三五年就可背诵10万多字的经典,这对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是什么作用?”谢安顺说,这些经典都是优中选优的,许多学校都采取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学、看起来令人兴致盎然。
如今,漯河市已有14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40多万学生受到教育,每天诵读经典蔚然成风。“中华经典文化的巨大教育功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谢安顺说,漯河市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提升了全市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调研发现,诵读经典不仅使人提升文化涵养,而且能促成孝心、爱心、诚心和良好行为习惯。
(责编:keke)
( 作者: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