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全球"剩男"数猛增 中印农村"男人岛"令人担忧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3-29 09:16:44 来源: 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据《环球时报》3月26日报道,你以为在世界上最女多男少的国家俄罗斯就很难出现大批“剩男”吗?答案是否定的。《俄罗斯商业周刊》日前援引专家的预测称,今年,俄男性单身汉的数量将达3000万之众———占该国1.4亿人口的21%!这个惊人的数字引起了俄社会各界的担忧。像俄罗斯一样,很多国家都在为本国剩男猛增而发愁。尽管东西方都有传统观念认为,男人的价值在于工作,女人的价值在于嫁人,这使得剩女时常背负“结婚狂”的名声,而剩男却像“钻石王老五”般逍遥;但实际上,剩男们远没有人们想得那么潇洒。一位日本专家说,在经济低迷的艰难时期,单身女性通常会有紧迫感,希望尽快结婚以确保财务稳定;而男性通常会延迟结婚,直至他们能负担之时。韩国的调查也显示,在未婚男女“没结婚的理由”中,女性选择最多的是“错过了结婚适龄”,而男性选择最多的是“收入不足”以及“工作不稳定”。发达国家的都市男性尚且作此感叹,生活在一些亚洲国家落后地区的底层男性就更容易成为被婚姻挤压出局的群体,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更值得关注。

  现代都市催生大批剩男

  俄罗斯专家的这个预测比4年前俄官方统计增加了900万,当时的数据已经够令人吃惊了,以至于俄国家杜马健康保障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格拉西缅科激进地提议,应该对本国光棍每人每月收缴工资7%的税费,以确保俄罗斯的人口危机不致失控。

  在俄罗斯,确实有非常多的男性乐于享受悠闲的单身生活。35岁的瓦季姆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职员,至今单身。在谈到甘作剩男的原因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愿意什么时候回家都行,可以随便花钱,比如买一个很贵的电动剃须刀———这些都是已婚男人没法办到的。”瓦季姆说出了相当一批剩男的心声。俄罗斯《火星》杂志分析道,剩男现象是俄罗斯司空见惯的“城市病”,在现代化都市生活中,剩男们不用再为日常生活琐事发愁:工资足够将衣服送到洗衣店,吃饭可以去小餐馆,打扫房间可以请钟点工,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男性向往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与俄罗斯一样,“剩男潮”在德国都市也来势凶猛。德国联邦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最近3年,该国适龄男性中有近60%的人未婚,这一比例在欧洲国家中最高。有德国社会学家甚至担忧,再过12个世代,日耳曼族将面临绝种。

  在东西方众多影视作品中,大龄女青年常被塑造成“结婚狂”的形象,与之相对的“剩男”往往是不肯谈婚论嫁的“钻石王老五”。但在现实中,面对婚姻的困惑,他们可没有大银幕上的那般潇洒。德国一项调查显示,誓将独身进行到底的男性其实只占5%,其余的95%则各有难言之隐。在美国华尔街、硅谷这样的精英聚集地,“钻石级剩男”比比皆是,但他们并非现代女性心仪的结婚对象。记者的一个女性朋友曾被介绍与这样一位剩男交往,但很快望而却步。她说,这类男人其实是生存在竞争最残酷、工作节奏最快的地方,他们将情感、婚姻都“量化”、“程序化”了,仿佛跟电脑硬件一样,最好可以即插即用,这可不讨女性喜欢。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调查发现,随着女性地位和收入的提高,男性越来越愿意接受一个比他们职位高、挣钱多的女性,但女性至今不愿接受一个需要自己“倒贴”的男人,这样一来,那些低收入的男人就很容易“被剩”。比如在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中唯一的非福利国家,如果丈夫收入低、职位低,这个家庭很容易因为医疗等问题而“停摆”。在很多欧洲国家,也有随着金融危机涌现的“背运单身汉阶层”。他们在25-45岁之间,学历低,被很多女性彻底打入遗忘的角落。结婚费用也是阻碍单身汉踏入婚姻殿堂的原因之一。38岁的卢克是记者的英国朋友,在伦敦一家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有车有房的卢克不久前悄悄向记者打听有没有未婚的中国女性朋友介绍———原来他也是“剩男”。卢克说,他周围有不少“同道中人”,因为结婚不仅需要至少2万英镑的开销,还要买房安家,“动辄三四十万英镑的房价谁受得了?”据英国人口专家预测,到2026年,英国“剩男”将超80万。此外,害怕结婚的男性也不在少数。比如在德国,离婚后收入高的男方必须给女方净收入之差的3/7作赡养费,直到对方再婚为止。

  女性社会意识的提高,也被视为剩男猛增的一大原因。在加拿大这个号称“北美女权圣地”的国家,个性独立、热衷“不婚”的“女战士”很多,她们可以和男性成为伙伴甚至出双入对,但结婚免谈。35岁的柏林建筑设计师托斯汀也说,如今的德国女性越来越像美剧《欲望都市》里的“新新女郎”,标榜要“像男人那样寻欢作乐,不负担感情责任”。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