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岗村的村民将家里的衣被拿出来晾晒,时刻准备搬家。
淅川张义岗村——南水北调渠首工程建成后,第一个被淹没的村庄。
开篇语
2009年7月,淅川移民,大幕拉起。
首批10个移民试点村踏上迁徙的旅程,前往一个原本陌生的地方。
他们是移民的样本,代表着淅川15.6万移民迁安的方向。
一直在等待搬迁那天的来临。真的要走了,却情难割舍。
放眼望去,故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伏牛山、秦岭两大山系交会的独特风光;楚文化、汉文化交相辉映的悠长历史;连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歪歪斜斜的羊肠小道,都多了一分牵挂。那些承载着他们青春和成长的村庄,那些传唱千年的美丽传说,在不久之后,都将随着平静的丹江水渐渐远去、模糊。
他们将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开启新的生活。
2009年7月9日起,本报记者奔赴淅川,记录搬迁村庄最后的容颜,寻找那里的风土人情、祖辈先民的足迹……
张义岗233户,千余人,淅川县移民搬迁的10个试点村之一,距县城60公里,距香花镇10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渠首工程建成后,这里将会是淹没的第一个村庄。村庄是个老移民村,每名村民最少经历过一次移民,最多的4次。2009年7月,张义岗村整体搬迁,淅川县其他9个村与其同步,淅川再移民,序幕开启。
[ 新闻背景 ]
淅川移民史
张义岗是淅川县10个移民搬迁试点村之一。
移民,这个对于普通人陌生的词语,对于淅川人来说,熟稔得像自己的名字,脱口而出。
淅川,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春秋楚国发祥地,商圣范蠡,南北朝史学家范晔诞生于此。紧临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但也因水而多难,屡次移民。
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正式动工,淅川自1959年迁建县城并开始移民,第一批移民分别迁往青海省、湖北省和南阳邓县(今邓州市),还有一部分安置在丹江口水库沿岸。
1964年,国务院批准丹江口水库初期正常蓄水位145米,移民高程147米。淅川有了第二批、第三批移民,湖北荆门和钟祥接收了68867名移民。1969年,蓄水位提高到155米高程,第四批移民10679人迁往邓县,其余在淅川县安置。1976年,蓄水位提高到157米,第五批淅川移民25870人动迁。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进度,2009年9月前,首批库区移民将完成搬迁,淅川县淹没区的15.6万人将陆续搬离家园。香花镇是淅川移民搬迁大镇,占全县移民的15%, 30个村庄,23个村庄要搬迁,3个村庄要接纳搬迁。
“水泥路”
雨一直在下,7月10日,天气预报显示南阳地区降雨还会持续。
淅川县城西南,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风景区,平坦的柏油路戛然而止,翻山,西南而行,一条石子铺就的小路蜿蜒通往张义岗,仅容一辆轿车通过。
张义岗隶属淅川县香花镇,距县城60公里,距香花镇10公里,淅川县首批10个移民试点村之一。
村子南北长东西短,北边是丹江支流,再向北是山,当地人称这里的地形为“三山环绕、一水相连”。
村子散落在丹江南岸4片高地上,由南向北,居住着村里“四大家族”——4个自然村:张义岗、徐营、房家、小方湾,行政村村名张义岗。
村里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水泥路”,路面上简单铺撒了一层碎石子,绵延四五里地,将4个自然村串在一起。雨天,道路上泥泞不堪,村民习以为常。自从听说要移民,村里的路几十年没有修过。
村民开玩笑说:“咱这水泥路名副其实,你看看有水有泥。”
村里一条大坝,将江水拒之村外。村民杨立清蹲在大坝上,眼前,田地犹如一道弧线,沿着坝体,直通江边。村里的土地大抵如此,像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弯弯曲曲。
村里地广人稀,人均耕地有3到5亩不等,严格意义上说,村里最多的是河滩地,涨水了,是河道,水落了,是庄稼地,收成好坏看天气。地里种的多为棉花、玉米、花生、芝麻,雨水洗过,青翠欲滴。
杨立清是张义岗自然村村民,他不爱窝在家,叼根烟卷,就跑到了自家的庄稼地里,一遍一遍在地里来回走动,他说:“或许是最后一次在这种庄稼了。”
因为,村庄要搬迁了。
土坯房
村子的一角,几间土坯房孤傲地矗立着。房子的土坯已经脱落,土砖裸露在外,屋顶上有些瓦片已经破碎,雨天屋外大雨滂沱屋内小雨淅淅。
一位妙龄姑娘,坐在屋门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那是村里最老的房子,1970年村里搬迁时统一建成的。
张斯栓家以前也住在土坯房里,他从未想过再建新房,“反正要移民,盖房是浪费”。
土坯房记录了张斯栓的青春和岁月。张斯栓秉持“左三年、右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本色,一直居住在这里,后来墙塌了,彻底无法居住,1999年,张斯栓迫盖了新房——一座砖木结构的大瓦房。
村里的房子大多如此,几十年来,村民都在准备“移民搬迁”。
自有了移民搬迁的传闻,张义岗村的硬件就没有改变,狭窄泥泞的路面,破败漏雨的房子,他们都在将就着过日子,等待着搬迁的那一天。可真的要离开了,他们却舍不得了。
张斯栓说,故乡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水波荡漾的江水,青葱郁郁的丘陵地,甚至那破旧不堪的老房子。
村里仅有两座两层楼房,一座是学校,另一座是房敬马的家。
58岁的老房开过农具加工厂、养鸡场,最大的理想就是盖个漂亮的楼房,犹犹豫豫等了10年。
村里一户人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盖了一座平房,房敬马当时也想盖房子,但搬迁的消息不时传来,老房担心自己今天盖了明天搬迁,有点亏。
2000年,房敬马眼睁睁看着别人的新房都住成了旧房,搬迁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传闻,他决定孤注一掷,盖房,8万元,一座两层小楼。
老房把院子也铺成了水泥地面,村里唯一一家。
老移民
搬迁的传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南水北调设想刚刚提出。
那时,张斯栓还是毛头小伙,尚未成家,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最具想象力的就是小时候曾背过的一首诗,“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他想,南水北调说的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搬迁的传言,传了几十年,一直迟迟未见动静。
现在儿子已经结婚,孙子4个月大,58岁的他依然生活于此。
2003年,南水北调的主管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派人挨家挨户登记人口、丈量房屋、清点树木等,2007年,张义岗被确定为淅川县首批搬迁试点村之一。
张斯栓知道,要搬了,这次是真的。
这不是张斯栓第一次移民,1970年时他就经历过一次。张斯栓清楚地记得,刚刚搬来时,村里统一盖了瓦房,墙体是土坯,随着岁月流逝,许多房子都倒掉或者被拆除了,仅剩下的几座老房子有些村民还在坚持居住。
村西一里地,一片洼地间。村西村庄故址,有些已经淹没于江水下,老村庄具体的模样,只能保留在村民心间。
和张斯栓不同,68岁的时新志老人已经经历过3次移民,最早的家叫“曹营”,距此三四十里地,上世纪60年代,村庄迁徙,大部分村民搬到了湖北,仅有五六家搬迁到此。后来随着张斯栓他们,又一次搬迁。
张义岗村里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一次移民,最多的4次迁徙。
张斯栓家当初新盖的房子已经变成祖屋,有了第二代、第三代,移民的经历在记忆里渐渐淡化。
如今,又要移民了。
7月30日,最新确定的搬迁日期,时间愈来愈近。要不了许久,张义岗村民现有的家园将与村庄一道,沉埋水底。
养殖村
“卖,还是不卖?”即将搬迁,老移民时新志看着自己的羊,有点为难。
时新志真的老了,年轻的时候,种地是一把好手,样样不输于他人。现在,年近七十的他主业就是放羊,村子临水,有大片葱郁的杂草地,老人每天赶着羊,游走在村边。
养猪、养羊、养牛,村里每家都有这样的副业,而在时新志看来,就是主业。
现在,他要失业了。
几经掂量,老人还是决定,赶在搬家前把羊都卖了,其实,几天前,他已经卖了几只羊。
时新志觉得卖亏了,羊贩子知道他们搬家急于出手,故意压低价。
但“不卖,能咋?”
他没有去过新家,都是听儿子描述的,新家是楼房,远比现在的砖瓦房漂亮气派,只是院落小,没有圈养牲畜的地方。
“羊不卖,总不能放在楼房里养?”
现在的张义岗距离香花镇10公里,而邓州市孟楼镇的新家,距离镇政府走路不足10分钟,购物、做生意,非常方便。而习惯了在偏远村庄居住的时新志,知道自己会变成“半个城里人”,他有些担心怎样过“城里人”的生活。
“新家有山吗?有水吗?能放羊吗?”老人眼眶湿润,喃喃自语。
(编辑 徐珂珂 戴新馨)
( 作者: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牛亚皓 袁帅/文 赵克/图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