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网评

“高考降温”折射底层人固化危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6-04 08:58:27 来源: 中原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说,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不过姜钢否认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是因就业难造成的说法。他说,这主要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新京报》6月3日)

  今年高考将近,终于没有了往年“高考人数突破X万”的新闻,而是各地纷纷报出高考人数出现减少状况。这是个什么样的信号?一时间众说纷纭。除了官方的“人口减少说法”之外,还有“就业难”、“多元化”等多种观点。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是事实。不过,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何以单单体现在今年的高考中?再者,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固然给就业造成了影响,但还不至于立即辐射到高考环节上来——故而,就业危机或许是导致高考人数下降的因素之一,但绝不会是主要因素。至于说高考人数下降表明社会成才观多元化,就更不靠谱了。目前来看,由于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和不公正,阶层之间流动困难,高考仍然是普通大众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成才观”根本就不具备成长的空间。

  现实中,人们一边质疑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却一边老老实实通过高考去拿一张有机会通往上层的“准通行证”,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体制的壁垒,因为机会的稀缺,不合理的高考制度成为相对公平的路径。如果没有一个有权有势有钱的“好爸爸”,为了改变命运,唯有参加高考——而回过头来说,大学毕业后固然很难找工作,但不上大学就容易找到工作吗?放弃高考,多数是一种无奈而被动的选择,而非多元成才的自由。这是一个必须要理清的问题。

  请允许我以“小人之心”进行一番揣测:放弃高考的人当以贫困者家庭出身的学子为多。无须讳言,富裕家庭的孩子大抵是不必为考大学还是不考大学而思量的,考上了要上、考不上也会有很多选择,譬如自费出国。只有穷人的孩子,才会面对就业危机、高额的学费,进行惆怅百转的“犹豫”和“权衡”——上大学合不合算?最终有人洒两颗酸楚之泪,挥挥手望大学而兴叹。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朴素的人生愿望,当放弃高考这一机会之后,改变命运的途径只能是外出打工,走上与其父辈近乎雷同的人生轨迹。

  考不考大学,是个体的自由,但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放弃考大学,就是令人警惕的自我放逐。我们要正确品读这种自我放逐背后的悲苦与无助,以及由此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底层人固化危机。

(编辑 徐珂珂 李析)   

( 作者: 陈一舟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