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家庭重组,更多是一种担当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5-07 09:38:12 来源: 中原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幸福的小两口

  

  

  中央电视台送给小两口的情侣表,两个人都很珍惜。

  

  人物档案

  张建军,41岁,北川曲山镇新街村人,与同龄的母贤碧是远亲,一场大地震,两人相继失去了“另一半”。认识10年,“交往”一个月后,两人闪婚,2008年10月27日,他们登记注册,组成了北川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重组家庭”。

  即便这是一场没有婚礼、来不及恋爱的婚姻,但对于地震后的灾区人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北川人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延续灾难后对生活的渴求。

  核心提示

  他们逃出了劫难,却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另一半,黑夜中,独守空房暗自饮泣,一个肩膀支撑着破碎的家庭。据统计数字显示,地震导致的家庭解体,北川有2000多个,北川也是震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地区。震后的半年到一年,丧偶的家庭开始重组,然而重组家庭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要面对子女关、双方情感关,还有财产关等一系列考验。   

  闪婚 震后不久,丧偶的他们走到了一起,真正“交往”只有一个月

  4月30日中午,绵阳市永兴镇板房区,记者来访。

  一前,一后,张建军和母贤碧回到家中。

  “这是我媳妇。”张建军指着母贤碧,表情自然。

  两人原本是亲戚,张建军的岳父与母贤碧的公公是亲兄弟,10多年来,大家同住在一个院里。张建军的独子叫母贤碧“舅母”,而母贤碧的独子管张建军叫“姑爷”。地震前,即便是做梦,他们也不会想到会成为一家人。

  地震时,母贤碧在房子垮塌前的几秒钟从打工的餐馆里跑出来,躲过一劫,但在对面工地上干活的丈夫,却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再也没有出来。

  地震时,张建军在上海工地上做小工,老婆与父母被埋在了10多米深的砖石下,2008年5月16日,他辗转几地回到绵阳,爬到任家坪的山头,望着被夷为平地的北川县城,泪流满面。

  3个月后,他们搬到了绵阳市永兴镇板房区,各自生活,婚与嫁,无暇顾及。

  羌族的风俗,百天之后就可以介绍对象,张建军前妻的姐姐牵线,丧偶的他们走到了一起。尽管彼此相识10多年了,但真正的“交往”只有一个月,两人闪婚。婚礼简单低调,一个亲戚也没通知,甚至邻居,亦不知情。“没有钱去置办一场婚礼,哪怕很简单的。”张建军说。

  2008年10月27日,两人13块钱照了几张结婚登记照,9块钱到镇里登记结婚,10块钱割了点肉,炒了两个菜,简单吃了一顿饭。

  出名 当地一家媒体将他们称为“北川首例地震破碎家庭重组”,全民皆知

  张建军和母贤碧都不曾想到,他们低调的婚姻会全国闻名。

  那时,在他们的板房内,物品一目了然:一张床、一张桌、一台废墟里扒拉出来的洗衣机。床上的被子是政府发的,屋中间的隔帘是熟人送的。屋子里看不到一个“喜”字,一点结婚的痕迹甚至一点象征喜庆的红色也没有。

  一天,当地一家媒体采访了他,将他们的结合称为“北川首例地震破碎家庭重组”,全民皆知。

  从此,媒体不断,最多的一天,七八家轮流采访。张建军拼命地回忆结婚的每个细节,甚至说到了“结婚时,自己喝了一杯酒”,炒的菜是“土豆丝和回锅肉”。

  张建军第一次体会到被媒体包围的烦恼。他说,本来想去打工,但是接到电话要采访,只能在家附近等候,一耽误就是一天,但转念一想,“他们(记者)都是大老远来,不接待有点对不住”。

  媒体报道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境况,唯一的实惠是一家电视台赞助,在绵阳有名的婚纱影楼补拍了一张结婚照。2008年底,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倒计时,潘长江主婚,全国人民见证,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张建军说,那是他一辈子最骄傲的记忆。

  但也有一点遗憾,就是母贤碧的病,他觉得参加节目时,自己应该呼吁,或许有人愿意捐钱,帮助母贤碧看病。

  “现在回想,或许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奢望。”张建军说。

  改变 他们的婚姻不只是用喜悦与幸福来形容的,更多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街坊对张建军和母贤碧的结合没有异样的眼光。最初的反对,来自孩子蒋林、蒋滔。

  当初,张建军的儿子蒋滔听说父亲要和舅母结婚,一个劲儿地摇头:舅母人好,我没意见,但以后怎么喊?而母贤碧的儿子蒋林,认为母亲的行为是背叛了离去的父亲,甚至直言“妈妈,你变了一个人”。

  亲戚们反复给两个孩子做思想工作,终于,一天晚上,蒋林主动找张建军谈心:“姑爷你性格也好,你们两个人在一起过,也蛮好的。”

  至今,两个孩子没有改口叫“爸妈”,依旧叫着“舅母、姑爷”。

  “孩子大了,不容易改口,叫啥都是一家人。”张建军不认为这是孩子的错。

  2008年12月13日,给即将当兵的蒋林送行,这天晚上张建军喝多了,蒋林让母亲好好照顾张建军。张建军说,他挺感动。

  一天早上,天冷雾大,蒋滔对母贤碧说:“舅母你今天早上就不送我了,外面好冷。”“我想他还是很关心我的,还是心疼我。”母贤碧亦感动。

  现在蒋林经常打电话给张建军,和“姑爷”聊聊在部队的生活,问问家庭的生活情况。而蒋滔则放假回家,围着母贤碧,一口一个舅母叫着。

  张建军坦言,结婚半年多,他们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分歧,但基本上都是一方发火,另一方回避,事情就过去了。

  用张建军自己的话说:“我们活的是第二个人生,有什么理由去吵架?”张建军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至少两个人知根知底,不需要磨合。

  震后的一年,夫妻两人并不忌讳谈及以前的生活,偶有空闲,也拿出前妻前夫的照片,回忆离去人曾经的好。

  张建军和前妻结婚已有20年了,他和母贤碧在一个月内完成了“闪婚”,外人拿两者进行比较从未间断,张建军总是回应“人总要面对现实,眼睛需要平视前方”。

  他说,他们的婚姻不仅是用喜悦与幸福来形容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这既是两个人力量的整合,也是两股困难的相加,为了生活。

  希望 攒钱给妻子看好病,等新县城建成后,买个大点的房子,一家四口好好生活

  现在,每天早上6点钟,张建军和母贤碧就要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跑去附近的一个工地。

  偶然有记者采访,张建军总是推到晚上下班回家,他不喜欢记者跑到工地。他说,那样会耽误干活,迟早一天被老板炒鱿鱼。他不想失去这个工作。

  干活的工地,距离他们居住的板房区十几分钟路程,张建军是泥瓦工,一天七八十块钱,母贤碧是小工,一天三四十块钱。每天工作最少12个小时。

  地震时,张所有财产都被埋了,本来家里有1万块钱,都借出去了,借钱的人一家都遇难,收都找不到人收,即或是没有遇难,现在这个情况也是还不了的。

  现在的家庭,一个孩子读书,母贤碧常年患病,一家人不吃不喝,每月固定支出一千多元。而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是母贤碧每月110元低保。

  张建军说:“如果一天不出去挣钱,就意味这天要断粮。”他说,其实自己最想进工厂,也曾到劳务市场,甚至直接跑到工厂,可别人指着招聘启事上的年龄红杠, 35岁以下。张看着自己的身份证,41岁,无奈回家。

  也曾设想过做点什么生意,但想了许久,还是不行,一是没有本钱,再者他和母贤碧都不懂经营,从来没有做过生意。唯一的选择,还是回到最擅长的工地,干点力气活挣钱。

  张建军说,现在并没有设想好未来的生活,但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短时间内攒钱,给母贤碧看好病,等新北川县城建成后,买个大点的房子,一家四口,和和睦睦生活下去。

  “人总要自力更生。”张建军站在板房区的马路上,回望着北川。

  记者手记

  张建军和母贤碧的重组是个特例。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地震造成北川全县150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失踪,直接导致约2000个家庭解体,是震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地区。

  在震后的半年至一年内,北川丧偶家庭开始步入重组阶段。

  重组又远非那么容易和顺利。性格、心理承受能力、自身条件、择偶标准、家庭成员的认可、民风习俗等诸多因素,成了延缓家庭重组推进的一系列障碍。

  北川县关怀办了解到的情况是,男同胞重组家庭的行动较快,这与性格、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女同胞则要慢一些,她们很难从失去亲人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一些农村的和年龄偏大的女性找对象比较困难,尤其是45~50岁的。这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不仅选择范围狭小,并且因为无法再生育而显得尴尬。

  其实在板房区的墙壁上,来自外地的征婚广告亦随处可见,但北川女性并不感兴趣,几乎所有北川女性都不愿外嫁,哪怕男方愿意入赘北川。她们更愿意和本地男性结合或嫁入临近的安县、绵阳等地。这不仅源于她们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在震后长久的心理康复过程中,她们更渴望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抚慰。在这一点上,那些没有经历过地震的异乡人,显然不具备本地人的条件和优势。

  震后的北川,流行一个词语 “试婚”,或许这是对重组家庭困难的最直接注解。

  (编辑:徐珂珂)

( 作者: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马静/文 常亮/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