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首页图片

又是一年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回眸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3-25 10:20:43 来源: 中原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礼中,天空突现美丽彩虹,众人皆惊呼赞叹。

  

  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回家”。

  

  戊子年拜祖大典,菩提树下吟唱祈福。

  又是一年三月三,又到始祖诞辰日。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对全球华人来说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一天,礼拜人文始祖黄帝的盛大典礼在黄帝故里新郑举行。

  海内外不少炎黄子孙此时已归心似箭,倒数着“回家”时刻。故里人也在为迎接五湖四海的亲人紧张准备着。三月的新郑气氛温暖祥和,三月的新郑人忙并快乐着。

  站在故里祠前,沉浸在庄严、神圣的氛围里,近年来在这里举行的一场场盛典不由得浮现眼前,崇敬、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的确,那是一场场华夏儿女、他乡游子期盼回归的心灵盛典,是56个民族融合团结的兴邦盛典,是盛世中国兴旺繁荣的和谐盛典。

  三年来,怀着对中华人文始祖的景仰之情,怀着对黄帝文化和黄帝故里的深切崇敬和眷恋之情,海内外不少政经要人前来虔诚拜谒人文始祖。大典影响日益扩大,构建起了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反独促统的新平台。

  这一切,从参拜嘉宾日益广泛的代表性上可见一斑。

  2006年, 近万名的海内外政要、华侨、华人前来拜祖,其中不乏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等重量级人物。

  2007年,2万多名政要、华侨、华人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9个社团组织、52个姓氏宗亲会的嘉宾齐聚新郑,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也欣然莅临。

  2008年,2万多名政要、华侨、华人以及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华人协会、87个社团组织、96个姓氏宗亲会来到新郑,台湾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列。

  2009年,主办方向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同时发出邀请,如果一切顺利,将出现台湾泛蓝三党党魁同拜人文始祖的难忘场景。届时,奥运健儿、抗震救灾英雄、“神舟”飞船宇航员、两岸“三通”服务机构人员等中华儿女优秀代表也将到场为民族祈福。

  连战参加过拜祖大典后的感言犹在耳旁:“能够参加拜祖大典,不但是我个人也是中国国民党向我们的共同祖先黄帝表达最高的崇敬之意。中国国民党一定同心同德、一心一意,为两岸人民的福祉继续努力奋斗,祈求两岸和平、稳定、繁荣、发展。”

  作为一个叫得响、应者众的名牌,拜祖大典还提高了河南和郑州在海内外的美誉度、知名度,成为展示河南、郑州形象的新窗口。三年来,国内外400多家媒体的1500余名记者,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对拜祖大典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大典的盛况,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传媒迅速传遍世界各地。河南人民的热情好客、河南山川的锦绣壮美、河南历史的源远流长、河南发展的巨大变化也随之传遍五湖四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参加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返台后在给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的信中说:“虽然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河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有一个时代特色鲜明的主题。丙戌年的主题是“盛世中国、和谐社会”;丁亥年的主题是“和谐中原、和谐中国”;戊子年的主题是“共建中华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今年拜祖大典的主题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词不仅为每年的拜祖大典打上时代烙印,而且更容易让人们对一次次“回家”拥有珍贵的“年度记忆”。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站在黄帝像前,庄严肃穆的《黄帝颂》再次回荡耳边。虽然每年拜祖都是九项仪程,但每次都有新意新亮点。

  2006年,10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少年儿童首次吟唱《黄帝颂》,这首大气恢弘、意境深远的歌曲甫一推出即赢得各界好评;来自黄河流域各省区的领导和华人华侨代表,分别向拜祖台两侧的两条“巨龙”龙头内注入黄河水,顿时,水柱从龙头喷涌而出,金箔由龙身四处飞扬,呈现出九曲汇流,龙腾呈祥的景象。

  2007年,奥运会冠军邓亚萍用采自始祖山的火种点燃圣火台,象征中华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2008年,出席拜祖大典的领导向来自各地的炎黄子孙代表分送从始祖山采集的“故乡土”, 圆了他们“故土不再难离”的梦想;参加大典的许海峰、邓亚萍、熊倪等29名奥运冠军将刻有祈福奥运文字的祈福牌悬挂在一棵象征中华根脉的祈福树上,表达中华儿女 “祈福北京奥运盛会”的美好心愿和祝福。

  日报报记者 武建玲 汪 辉 覃岩峰 本版图片 :除署名外均为日报摄影部提供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