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责任:“张孟苏事件”轰动全国的反思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07-21 10:12:02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18岁女生鲤鱼跳龙门的轰动

  2008年7月19日下午,武汉,热。

  离武昌区中南路不远的丁字街上大树下,中南环卫一公司的几名环卫工人席地而卧,边乘凉边议论一串热点新闻。稍远些的民主二路上,在歪歪斜斜的巷子尽头,环卫二公司的大院里,正在打扑克牌的一位环卫工人说:“嘿,说的就是张孟苏。”

  张孟苏是他们工友的女儿。

  6月25日,湖北高考分数公布。张孟苏考了445分,远不够“二本”线,按理说,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即湖北省民办高校和省属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

  7月13日,忽有消息说,张孟苏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

  7月15日,新加坡政府所属的理工学院全部否认录取张孟苏……

  7月17日,张孟苏是自费留学……

  7月18日,张孟苏被新加坡一所私立学院录取……

  短短几天,本来拘囿于几人闲谈的事扩大到了整个街巷、武汉、全国,围绕着一个18岁女孩的点点滴滴,多方陷入一场关于事实真相与教育反思的暴风骤雨。

  “风”中,来自现实与虚拟网络中的惊叹、赞扬、质疑之声纷至沓来、层出不穷,有声音甚至说“这又是一个周老虎”;多家媒体试图采访她,“很多家长追问她学习经验”。

  而“雨”中,这个“个子不到150cm,皮肤有点黑”的女生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甚至说“我已经买了火车票,谁再逼我,我就逃走”。连同她身边的亲戚和老师,目前亦在回避之列,舅舅韩德才、班主任柴迎宪、辅导老师何卫星先后拒绝外界任何形式的访问,韩德才妻子干脆说“不认识张孟苏”。

  风风雨雨,都根源于一个传奇故事。

  一个助人为乐的传奇故事

  6月10日,武汉,阵雨。

  这一天,有两场大型高考招生咨询会。一场在桂子山,一场在珞珈山。后者设在武汉大学梅园操场,一共来了50所院校。

  一位曾在现场的大学生说,当日阵雨不断,但并非 “倾盆大雨”或者“暴雨”,雨棚大部分是由赞助商提供的,架子很好搭,各高校都有校内大学生来帮忙。“那天那么多人,都打着伞,熙熙攘攘,很热闹,像赶集似的。”

  官方数字:两场咨询会,全天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共计5万余人。

  这5万人中,就有一个张孟苏。

  张孟苏本来去得有点晚,“赶到时招生人员已在撤展了。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拆雨棚,因为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张孟苏见状就走过去帮她的忙。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被坐在一旁的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一个被称为“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故事,先是张孟苏讲给何卫星,何卫星再讲给当地记者,经过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后,已经令人耳熟能详。

  一个高考分数不高的女生,因为助人为乐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看上,半个多小时后被预录并获20万元全额奖学金。

  帮人拆雨棚和留学新加坡并无联系

  尽管从这名女生身上显示出来的种种优点在支撑着这个传奇的可能性,但曾在“周老虎”事件中被一个看似实诚的农民的谎言折腾过8个月之久的中国媒体,还是毫不留情地将质疑的矛头对准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

  很快,西南大学方面澄清并未参加6月10日的武汉大学招生咨询会,新加坡政府所属的5所理工学院全部否认预录张孟苏。

  几天后,最初发布的消息得到弥补和更正:张孟苏乐于助人确有此事,不过帮助的是西南交通大学的老师。张孟苏确被新加坡一所学校预录,不过是一私立学院,获6万元助学金。

  最关键的是:张孟苏帮忙拆雨棚和她得以留学新加坡,这两件事之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联。预录张孟苏的新加坡圣杰管理学院,其驻湖北区总代表王达理,在沉默了几天之后公开向媒体表明:录取张孟苏,并非因为她助人为乐。

  王达理说,张孟苏入学后将参加相关学习培训,如果成绩优异,就可申请进入新加坡政府所属的理工学院,每年可获得学费80%的政府助学金,三年共约14万元。如果考不上理工学院,还可以考取新加坡新跃大学(本科),但这是自费,政府不提供助学金。

  有同学说她善于巴结老师

  “原来不像说的那样好。”7月19日下午,中南路环卫一公司的一位环卫工人刚听说同事女儿的去向,发出一声叹息。

  在张孟苏的母校东湖中学,低一届的一位女生,这天黄昏来学校办公室拿东西,她说自己对张的前途“很看好”,认为“她会走出一片天地”。

  这位同学说,张孟苏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是东湖文学社的创始人,参加过很多科技活动,还得过很多奖。“她在学校很有名,我认识她,但她不认识我。”

  而另一位自称熟悉张孟苏的女生则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张孟苏学习并不出众,“只是善于巴结老师罢了。常常给老师削苹果吃,同学有些反感”。她还说,东湖中学本来就有很多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长生,“那些奖我也有一大摞”。

  东湖中学校长王才建7月15日晚上接到了张孟苏的电话。16日上午,张孟苏再次打来电话。当天中午王才建第一次见到张孟苏。“(饭桌前)短短一个小时的谈话已经征服了我,谈吐非常流畅。”王才建这样评价张孟苏,她具有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扫垃圾养家的母亲感到很欣慰

  “也许这和张孟苏的成长经历有关。”熟悉张孟苏的同学说,张在同学间不提家事。张孟苏1989年8月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寨鸡山村,父亲去世早,母亲韩友菊多年来一直在武汉租住、打工。

  现在,韩友菊是武汉武昌区中南环卫公司的临时工,负责打扫付家坡二路路面的卫生。这条丁字小路两旁尽是商铺,韩友菊每日还给一家叫王派快餐店的饭馆打工,送外卖。该店隔壁的小吃店主说,韩友菊平时碰到什么杂活儿都干。

  7月20日早6点,韩友菊拉着一个垃圾车出现在付家坡二路上,从南往北开始扫地。40分钟后,垃圾清了将近三分之二。

  韩友菊说女儿“已经出去了,现在状态很好”。她对自己的评价是“认吃苦”,另外一句:“我不容易不要紧,女儿学成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看上去干瘦、沧桑的母亲昂着头,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武汉18岁女生张孟苏雨中帮人拆雨棚,区区小事让她意外获得新加坡某大学面试的机会并被录取。这则颇有传奇色彩的“鲤鱼跳龙门”故事,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各地。很快,故事遭到质疑,真相不断被揭开。而其持续性的社会影响,则带来了一场人们对国内高考招生体制的大批判和深度反思。

  在张孟苏离开武汉转经澳门走出国门的路途中,母亲韩友菊依然站在一条小路上紧蹙着眉头扫大街。“我不容易不要紧,女儿学成了。”说这句话时,这位看上去干瘦、沧桑的环卫临时工母亲昂着头,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反思

  一把钢刀

  插进高招体制软肋

  韩友菊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为什么女儿考学的事儿会有那么多人关注、谈论,以致许多记者不远千里来采访。她说此前坚决拒绝采访的原因“不是不想说”——“咱既没偷又没抢怕什么”——她说自己被这件事“弄乱了”,“感到头疼”。

  “这怎么就成了全国热点新闻?”同样的疑问,也存在于她的工友间。

  当记者将这一问题准备摊给最先发现“张孟苏事件”新闻价值的何卫星时,何卫星已经“不能接受采访”。其他有意回避的新闻当事人,在急促的言谈中则透露出,“张孟苏事件”的轰动效应让他们始料未及。“现在来看,这件事就像一把钢刀插在了我国高考招生体制的软肋上,疼痛和有所反应是必然的。”

  当“张孟苏事件”以其不可复制的传奇色彩变成“张孟苏现象”之初,涌现出一股劲的叫好声:一个特殊人才通过特殊的方式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但可惜的是,不是在国内。

  甚至当“张孟苏现象”的传奇性被事实真相所攻破,舆论声音依然指向对国内高考招生体制和已提倡多年的素质教育的不满:国内的高考招生体制一直沿用“一刀切”的模式,实行“高考分数从高往低排”,造成大批高中生具有对“高考的迷恋”,而放弃了“自我训导、自我成就”,素质教育从何谈起?

  事实上,国内倒是刚刚出现一个“清华大学降分录取蒋方舟”的事件,有评论者称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评论者认为,国内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受限严重,而在缺乏诚信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地放开自主招生权又或将造成“招生腐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组矛盾,有关专家建议“不仅要完善招生制度,改变目前大学围着权力转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育领域失去权钱交易的土壤,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

  

  

( 作者: 晚报记者 牛亚皓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