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责任:民间文物保护组织困境中的执著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7-28 00:41:53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在义务保护文物24年后,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成立使史继祖告别了单枪匹马战斗的历史,而起诉新乡市规划局也是协会成立半年来在无奈中的一次积极尝试。

  史继祖说,无奈是因为民间文物保护组织面临资金不足、政府支持不够和群众不理解等几大难题,同时作为民间组织的协会只有建议权,并无处罚权和执法权,即便发现有人在破坏文物,但对方不听劝阻,协会也毫无办法。但协会在如此困境中仍坚持着自己的追求,此次诉讼即是一例。

  史继祖告诉记者,可以肯定的是,民间组织在保护文物尤其是田野文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发展势必推动整个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目前他正在筹建河南省文物保护者协会,同时他也期待着省内各地能成立更多这样的民间组织。

 

  7月26日上午,史继祖邀请记者到协会看一看,不过他又接着说:“办公室设在我的家里,在外面租房子我们出不起租金。”

  史继祖家大门口的墙壁很有特色,水泥墙面上刻着他家的详细地址——新乡市牧野区小朱庄西街和邮政编码,二楼的围墙也被其砌成“长城城墙”状。

  上一段楼梯,在原来的平房上加盖了一间面积不大的房子,房门上方悬挂着一个很简单的牌子,上面写着“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屋子内有些拥挤,中间两张并放的桌子占去了大部分空间,靠门一侧的墙壁上方张贴着用毛笔写的会员誓言:爱我中华、传承文明、保护文物、我们有责。“这个屋子是我们协会的办公室,也是我们协会开会的地方。”史继祖说。  

  从单枪匹马到建立组织  

  史继祖是新乡市的名人,今年60岁的他从事义务文物保护已有24年。他曾筹资成立文物保护热线电话,只要有人反映文物方面的情况,史继祖便像警察办案一样很快赶到现场。

  在这24年间,他义务保护文物,在为文物东奔西走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但史继祖还是感觉到孤军奋战的困难:“一个人太难了,就算把我累死,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只有动员社会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筹建一个民间文物保护者协会成了他的梦想。

  从2005年3月到2006年12月26日,史继祖一直在为协会的成立而奔走:准备资料,筹集资金,和会员们一起讨论。

  史继祖说,2006年底协会准备成立时,需要注册资金3万元,但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多年从事义务保护文物已经让他几乎用光了积蓄,只好四处奔走借钱,借的钱利息很高,协会成立4个月后,他取出了注册资金准备还钱,此时仅利息就4000多元。“到现在还有1500多元利息没还呢!”

  2006年12月26日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终于被批准,12月27日获得发文,2007年1月27日举行了协会成立大会,史继祖任会长。“虽然是新乡市的协会,但省文物局的领导都来了,因为我们也是全国第一家这样的民间文物保护者协会,大家都很重视。”  

  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发展瓶颈  

  史继祖说,作为民间组织,文物保护者协会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官方支持不够,一方面是资金奇缺,同时群众也不理解。

  协会每位会员一年只交10元会费,目前协会有300名左右会员,远远不够协会正常运作所需。

  协会会员外出勘察文物时基本都是骑自行车,“有时候要骑一百七八十公里,自行车都记不清骑坏多少辆了”。而通讯费、印刷费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史继祖每月400多元的退休金基本上全用到了文物保护上。

  除缺乏资金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不足甚至不理解也让协会会员感到非常“委屈”。

  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建华告诉记者,民间组织在文物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文物保护部门对他们的工作却并不重视。“文物部门认为我们这些人都是普通老百姓,缺乏专业知识,让我们来保护文物,那还要文物局干啥。”

  “经济上的困难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政府不理解我们也习惯了,最难过的是群众也不理解。”史继祖说,他们下去做文物调查或者寻访文物时,常有村民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是义务文物保护员,不少人对此很不屑,问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他说不仅不从政府拿钱还要自己贴钱,结果没人相信。  

  困境中的执著追求  

  张建华告诉记者,协会成立半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比如,就在协会刚成立不久,他和几位会员骑自行车在北二环巡视,发现一辆推土车正把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块往大坑里推,他们立即上前查看,发现石块是一古代碑座,其中一面有很清楚的浮雕图,后经研究,石碑上的图案是“麒麟望月”,是一种很珍贵的石碑。

  74岁的张建华身体不错,每天仍保持着骑自行车到各个文物保护点看看的习惯,他说目前最期待的是,新乡市文物局能下个文件,“让下面县、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这样我们的工作会好开展一点”。

  史继祖举例,比如在各地的文物手册中,什么地方有一个牌坊,什么地方有一个古宅,但实际上这个古宅、牌坊可能在几年前早被拆除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很有限,平时不可能经常到文物所在地查看。“但我们协会就不一样,我们的会员分散居住在各个村子里,一有什么动静,可以很快向协会汇报,协会会尽快采取保护措施。所以,成立协会太有必要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保护文物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一定要发挥民间力量。”史继祖说。  

  期待民间组织

  发挥更多作用  

  “今年协会要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盘清新乡市内的文物家底,而这项工作国家计划在3到5年内完成,这也是最近几年的工作任务。”史继祖告诉记者。

  除做好现在新乡市文物保护者协会的日常工作外,史继祖和同事们正在谋划更大的行动——筹建河南省文物保护者协会。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各级政府无疑是保护文物的主导力量。但正如有人指出,公众才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力量。而民间文物保护组织则是二者之间的一个中介,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和协调力量。

  史继祖说,以前有村民在田野里干农活或施工时进场发现一些古文物,明显值钱的多被拿走,而一些石碑、石刻多无人理睬,但这几年随着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协会的努力,再有村民发现类似文物时会经常给他们会员打电话,喊他们过去看看,而文物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保护。

  “我们应该相信,各地的文物保护者协会、民间文物保护组织会逐步成立起来。试想如果河南省每个地市都有这样一个组织,那必将带动我省的民间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史继祖说。

  

( 作者: 晚报记者宋振科 袁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