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碧沙岗陵园:冯玉祥将军魂牵梦萦的地方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7-26 01:17:08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明年8月是碧沙岗烈士陵园建成80周年,也是碧沙岗这个名字命名80周年。郑州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北伐战争纪念馆。然而,作为郑州人,知道碧沙岗来龙去脉的并不多,记者近日采访了多年研究北伐战争历史的廖永民老先生,以满足一些读者的要求。

  郑州人不该忘记这段历史

  7月3日,本报“特别报道”发表了《瞩目郑州北伐战争纪念馆》一文,有读者打电话说,今年是北伐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北伐军在广大工农群众支持下,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历史,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而郑州碧沙岗埋葬着1000多名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碧沙岗也由于烈士陵园的营建而得名,作为郑州人应该了解这段历史。

  其中一位叫杨娟的女士打电话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节假日经常去碧沙岗公园,但做梦也没想到公园曾经埋葬着那么多冯玉祥的部下。每天早晨那么多郑州人在那里载歌载舞,可谁想到那么多将士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宝贵的生命?郑州要建北伐战争纪念馆是一件大事,但你们报纸应该把碧沙岗与冯玉祥将军的关系写深写透,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于是,近日记者再次采访了多年从事碧沙岗与北伐战争历史资料收集、研究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离休专家廖永民。

  冯玉祥20万元营建烈士陵园

  廖永民说,北伐战争开始时,冯玉祥将军在前苏联莫斯科考察。在莫斯科,共产党员刘伯坚按照李大钊的指示,以华人协会等团体代表的身份会见了冯玉祥,并应冯玉祥的请求介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蔡和森见面,双方进行了3天谈话,坚定了冯玉祥参加北伐的决心,7月间,冯玉祥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对于他的决定,苏联派了军事顾问,并给了他军械、弹药、军粮等支持。

  回国后,他带领旧部5万余人,于1926年9月17日,在绥远(今内蒙)五原誓师,就任总司令。应冯玉祥请求,中共中央给他派去了2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作政治工作,接着,冯玉祥部队进军甘、陕,又挥师东进,直驱河南。当时,冯玉祥接受了李大钊“出兵西安,会师郑州”的建议,确立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他出兵潼关,直驱中原,连克洛、巩、汴,于6月1日与抵郑的以唐生智为总指挥组成的三个纵队会师。

  1927年6月冯玉祥出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继续东征,转战山东、河北,收复北京、天津。南下与东征中,冯玉祥部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但牺牲很多将士。1927年冬,冯玉祥指示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召集郑州各界代表会议,议定在郑州建造一座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

  1928年春,战火停息,冯玉祥将部队调回河南境内休整。为了瘗葬历次作战中阵亡官兵,冯玉祥拨款13万元,随后追加7万元,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在郑州选择地方建造烈士陵园。冯玉祥选择陵园的宗旨是不占用老百姓的可耕地。许司令找来找去,选中了郑州以西8里、被叫做“白沙岗”的一片地方。这里原来是一个黄土岗,由于长期风沙弥漫,形成了高低起伏的沙丘。陵园选址既定,一次购买400亩,于1928年3月动工,同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并亲笔书写刻石镶嵌在陵园北大门上。

  碧沙岗烈士陵园包括4部分。烈士祠:位于陵园中部,红墙碧瓦,前后大殿内悬挂匾额,放置铜牌(镌刻烈士姓名)、金册(记载烈士功绩)、碑记等;中山公园:位于烈士祠之前,内建民族、民生、民权3个亭和水池、石桥;烈士公墓:在烈士祠之后和两侧,每墓间隙2米,纵横成列;民生公墓:在烈士公墓之南,中间设界石相隔,作为官兵眷属公葬地。

  碧沙岗陵园当时被称为郑州第一建筑。冯玉祥想扩大陵园的建设,可惜计划没有付诸实施,原因是时局恶化。1928年末,他与蒋介石的矛盾激化,他开始酝酿蒋冯大战,陵园再建计划搁浅。这一点从他《碧沙岗怀旧》一文可以看出,文章中写道:“民十七初建此祠时耗币二十万,实未白费也!惜中道而废,未曾完成整个计划。盖原本计划,拟在祠左立残废院,其建筑与政府各部同样华丽舒美,右盖烈士遗族学校(男女各一)。”

  廖永民介绍说,他想建的残废院就是把残废将士养在这里,烈士遗族学校是想安排烈士的子女在这里上学。“可惜再建计划没有变为现实,这成了将军的终生遗憾!”

  念念不忘碧沙岗阵亡将士

  碧沙岗烈士陵园建成后,冯玉祥在郑州期间,每逢星期日必亲赴碧沙岗的烈士祠行祭礼,并到墓园躬自填坟。他在演讲或文章中,经常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言,盛赞阵亡将士献身精神,指出:“此辈英武健儿,虽暂埋于黄沙碧草,然日后之‘威名万里’、‘青史千秋’,自有其相当价值,真可谓死得其所矣!”他命令自己将领莅临郑州必须“致祭碧沙岗烈士。各军过郑,令其参观以激发革命情绪。”

  冯玉祥曾驻军新乡,他多次特意从新乡来到碧沙岗陵园视察、留宿,就如何管好、建好陵园作了许多具体安排。他交代管理人员:“在空隙地段多种一些柿、桃、李,少栽柏、柳,树隙还可多种粮食、萝卜;把洛阳西宫的葡萄移一半来,现有一口水井不够,要再添四口;陵园大门外道路两旁栽杨柳两行。”

  冯玉祥离开河南10年后,在南京国民政府任职的1936年清明节,他偕同一起北伐的高级将领专程来郑,为长眠在碧沙岗的烈士敬献花圈,扫墓致祭。在《祭北伐阵亡将士郑州公墓文》中,他沉痛地说:“北伐成功,国民同庆;独伤诸君,牺牲生命!为国效死,死重泰山,浩气长存,不可泯没;袍泽之情,收君之骨。褒养功德,建塔树碑;传之史乘,不朽永垂!”

  “七七事变”以后,全民抗战开始,身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又偕同阎锡山、宋哲元、张自忠等到郑祭奠烈士。时值九月,寒风习习,冯玉祥身披黑大衣,在守园副官的陪同下前往墓地,刚刚走到,他就哭起来,他从卫士手中要过铁锨亲自培土。临别时,他给陵园管理人员留下几十元钱,深情地说:“我退休时就住在这里看书、写字、看坟,死后也葬在这里,和英烈朝夕相处,也好随时照看。”从此以后,冯玉祥再没有机会亲自到郑看望阵亡烈士,但他多次派代表到郑向烈士致祭,并询问碧沙岗陵园管理情况。“可惜冯玉祥将军从美国去苏联考察回国途中遇难,没能葬在碧沙岗烈士陵园,而是葬在了泰山脚下!”82岁的廖永民感伤地说。

  碧沙岗陵园走过的沧桑岁月

  新中国成立前,碧沙岗陵园建成后,屡遭战乱之祸,例如1946年刘汝明在民族、民权、民生3座碑亭之北中轴线两侧又仿建的两亭,其中东亭毁于炮火。那时,郑州不像现在这么车水马龙、人口众多,加之那时碧沙岗距离市区4公里,参观的人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国家领导人也是念念不忘长眠在碧沙岗的将士,杨成武、杨得志、方毅、彭冲以及民革中央主席屈址武等30多位将领和领导人先后为碧沙岗陵园题词。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碧沙岗很快和市区连成一片,1956年,市政府决定把碧沙岗开辟为公园,让市民休息娱乐。1000多名北伐牺牲将士的遗骨被迁移到黄岗寺烈士陵园。“文革”时期,碧沙岗改名为劳动公园,可惜汉白玉碑上冯玉祥题写的“碧血丹心”4个字被磨掉,民族、民权、民生3块石碑被砸掉。烈士祠西南方一处看墓人和伤残军人及家属居住的四合院也无影无踪……

  1986年碧沙岗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4月,国务院拨款15万元对墓地、烈士祠进行了修缮。此后,市政府多次拨款计360万元进行修葺和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聂荣臻元帅题写了“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大字。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碧沙岗陵园只剩下40多座碑刻,有1928年9月立的陵园落成纪念碑;有19块1928~1932年立的挽词刻石,其中有白崇禧、阎锡山、任应岐、陈长捷、蒋鼎文、林翔、鹿钟麟、韩复榘、石敬亭等将领和政界要人的题词;有阵亡将士名单刻石5块,每块有人名130余人;有镌刻牺牲者姓名、阶衔、籍贯、牺牲前所在部队番号等墓碑10余块;还有刘汝明为张自忠、佟陵阁、赵登禹、宋哲元刻的纪念碑。

  在留存下来的墓碑中,还有一块是为一个打扫粪便的孔姓清洁夫立的,碑体反而比一般尉官的大两倍,唯有这块碑的落款是“军政部立”字样,反映了冯玉祥官兵平等的治军精神。“可惜冯玉祥‘治军纲领’的石碑被拉去建公园的猴山,我们把猴山翻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廖永民十分遗憾地说。

  冯玉祥后代情系碧沙岗陵园

  改革开放以来,外地参谒北伐阵亡将士的人越来越多,最引人注目的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国内参加过北伐战争的老人及其亲属到碧沙岗拜谒者数量也不少。

  1991年5月,在美国看到《侨报》报道碧沙岗陵园后,冯玉祥将军之子冯洪志带着女儿、外甥女奔赴郑州拜谒埋葬着父亲麾下阵亡将士的碧沙岗陵园,当听说要请聂荣臻元帅题词重修纪念碑的消息后说:“很好!后人不忘先烈捐躯报国精神,先烈会含笑九泉之下。”他还说:“我幼年随父在这里生活过,故地重游,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切都觉得亲切。”

  参观中,冯洪志还向陪同人员讲了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他说:“1927年北伐进军中,先父要求中共派人来部队任职,刘坚、邓小平、宣侠父等作为中共代表担任政治工作。后来,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发动清党,北伐受挫,别人都在杀共产党,先父是‘礼送出境’,发给百元大洋,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去。1982年邓小平接见我们,还谈起这段往事。”

  1992年春,原台湾军政部官员中将参谋、当年冯玉祥将军的侍卫长乔迁先生来大陆探亲,携子女专程到碧沙岗陵园向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友致祭,看到现存的碑刻,他热泪盈眶,仔细阅读碑文。在烈士祠后大殿,看到20多名北伐军高级将领挽词石刻,激动地说:“他们大都谢世了,可他们的子女、亲朋有的在台湾。烈士的亲故也有的在台湾,建议你们把烈士的姓名登在海外版报纸上,让他们知道亲人的下落,这是个功德无量的事!”

  到碧沙岗陵园祭拜阵亡将士的还有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高树勋将军的女儿高继芳,邓哲熙先生的子女邓乃恭、邓乃慧等。冯玉祥部队67旅旅长阎廷俊的女儿阎秀文,是遵奉父亲去世前的嘱咐,到碧沙岗陵园祭拜父亲战友的亡灵,以了却父亲生前没能实现的夙愿。

  现在郑州市正在紧锣密鼓筹建北伐战争纪念馆,九泉之下的冯玉祥将军如果有知,也会为之欣慰的!

  相关链接

  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882年生,曾任清军管带;北洋陆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西北边防督办;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国民联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部长,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职。1948年加入民革,任中央常委。同年9月1日,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乘苏联轮船“胜利”号在黑海因失火遇难。

  

( 作者: 记者赵国锋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