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登封民间武社的豪侠传奇与复兴之困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3-08 03:57:19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武社,是传统节庆日里登封人对农民自发组织起的在村与村之间交流巡演的民间文艺活动的统称,有文社、武社之分。在中原大地普遍流行的旱船、高跷、小黑驴等表演形式被称为文社,其他地方虽然也有舞狮、舞龙等武社项目,但登封武社表演的,更多的是少林寺流散出来的拳术、器械套路及其对练,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登封武社。

表演完毕后,老拳师和孩子们规规矩矩地让记者给他们留个全家福。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午,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初级中学宽阔的操场上,几十名身手矫健的民间拳师秀身如猫、抖身如虎,把一套套少林拳术和器械舞成一片片刀光拳影,惹得围观的上千名当地群众和中学生齐声叫好。而在一旁护场的另外几十名拳师,或高举刀枪棍棒、摇动五彩旌旗,或擂起牛皮大鼓、敲起圆盘大锣,为拳师们的精彩表演呐喊助威,使人恍惚置身于某部武侠电影的镜头之中。这场景,就是元宵节期间登封农民自发组织起的民间武社的精彩一幕。

  登封是少林武术发源地,外地人多把自卢店镇至少林寺沿途二十多公里一家挨一家的少林武校看做登封作为武术之乡的见证。但近日记者在登封乡村深入采访后的感受却是:真正能体现武术之乡深厚浓郁的尚武精神和习武风气的是这些活跃在登封民间的传统武社。

  演绎了上千年的传奇

  登封民间武社的形成,与登封民间千余年来形成的浓厚的习武风气渊源深厚。上千年来,“少林寺里看打拳”,一直是登封各村村民农闲时节的一大乐事,向武僧学点武艺也是生活常态。加之少林寺在历史上频遭劫难,每逢此时,就有身怀绝技的少林武僧匿身登封乡间避祸,为报恩,武僧们更会以绝世武功相传。这样,就使为数众多的少林绝艺散佚登封民间,并在其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武林高手,这些高手,当地俗称“教师”,登封人说哪村“教师”多,就是说哪村高手多。这些高手们将武功传于本村年轻人,以便动荡年代保卫家园。和平时期的农闲时节,各村的资深老拳师便把少林功夫与舞狮、舞虎及登封独有的“猩猩怪”等表演相结合,巡回各村进行自娱自乐式的武术表演,逐渐演变出武社形式。

  八方村武社活动始于宋代,如今不仅留传下大小洪拳、通背拳、心意拳、醉拳等三十余套少林拳种,春秋大刀、阴手棍、三十六节龙骨鞭等四十余种少林器械,硬气功、铁砂掌、壁虎功、千斤坠、蛤蟆功等十余种少林功法,还有一个个生动传奇的豪侠故事至今被乡亲们津津乐道。清末时候,八方村村民到邻近的告成镇赶集,两村发生群殴,路过的八方村武林高手韩三一边劝阻,一边暗自运功,只听得一声闷吼,路边一块半尺厚的石条被他一掌击断,一棵碗口粗的槐树也几乎在同时被他另一膀臂连根拔起,一时全场震惊,不但阻止了一场流血事件,铁胳膊韩三的“外号”也从此不胫而走。另一个故事更是流传久远,民国初年,八方武社到卢店镇表演,卢店人一连摆了四十多个高台,担纲“舞狮”表演的拳师韩鸟进一看,一天也表演不完,于是就纵身跳至高台上,使出千斤坠功夫,十几个高台几十张桌凳便被踩成一堆碎木。几百年来,八方村“教师”愈来愈多,八方武社愈演愈精,一出社就是一百多名拳师,几十根梢子棍护社,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气势威武,一直名震登封东半县。上世纪80年代前,元宵期间,周围几个乡镇各村逢庙会,八方的武社还都会受邀前去助兴。

( 作者: 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