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调查:105岁医学双博士博客征婚报告(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6-10-17 10:29:25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对话宫杜若
   
  博客征婚看中它的影响力
   
  记者:你是如何想到用博客这种方式征婚的?

    宫杜若: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帮助我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虽然我对网络不精通,但我知道网络能让许多人知道我,所以就开了这个博客。

    记者:结婚后,开销就会增加,你怎么养活你和老伴?

    宫杜若:如果我的经验和知识能整理成文字出版,会换取不少稿费。现在我在门诊看病,一个月平均下来能有700元的收入。另外我每月还有125元的低保金。自己现在也有些积蓄,找个老伴儿一起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记者: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宫杜若:我不抽烟、不喝酒、多吃素、少吃肉。我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适当的运动也是相当重要的,每天都会打太极拳。更重要的是人活着要有目标、有追求,很多科学家为什么年龄大,就是因为他活得有目标。
   



105岁老人宫杜若成都晚报供图

   
   核心提示

    宫杜若是内蒙古的一位获得医学双博士的老中医,今年105岁,在今年曾通过西安、成都和呼和浩特的媒体多次征婚。本月9日,宫杜若又作出了一项更大胆的举动,开通个人博客公开征婚。宫杜若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截至10月15日,他那仅有两篇日志的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7万人次,还引来了博友们褒贬不一的评论,博友们在发出不同声音的同时,更有相当部分博友留言表示祝福。宫杜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都有着怎样的经历?在百岁高龄为什么又有了征婚的想法?他对未来妻子的条件是什么?宫杜若老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105岁老人博客上表达征婚愿望

    宫杜若老人的博客是10月9日开通的,在第二篇日志里,他充分表达了自己开博征婚的目的。

    “谢谢大家关心。”宫杜若说写博客日志是别人代劳的,“我对网络不是很精通,所以只能口述,还得麻烦工作人员帮我发布。”

    “先前由于我的出身和经历复杂,我失去了单位的正式工作。后来,儿女也都不承认我这个父亲,我只好一直当民间医生,好在包头这里一个门诊部收留了我,管吃管住。我现在和侄儿住在一起,比起先前住山洞的生活好多了。”他在日志中说。

    “有了住房,我更加希望有一个老伴。我知道有位120岁的老人娶了位48岁的妻子,所以我之前征过婚,想找一个50岁的老伴,我希望晚年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后来因为很多原因都没能成。”宫杜若说,“现在身边没有亲人了,成都的儿子不要我了,视力也退化得厉害,能再活五六年就不错了。所以我想找个老伴,生活有个照顾和精神有个寄托,更想把我的医术传给她,我对医学非常有研究。”

    宫杜若还说,在得知他征婚的事情后,一些身边的人曾经对他说:“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找什么对象。”

    他称:“有时候想想也是,所以退而求其次,找不到老伴,能找个懂事的助手,找个干姑娘都好。但是我还是向往有老伴的幸福生活。”
    在日志的最后,他还特意强调了他擅长演戏,会写剧本,并称比“赵本山那种搞笑要幽默得多”。

    医学双博士身份得到多方印证

    宫杜若说,他出生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是正黄旗后裔,祖先开荒来到现在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从此在五原县定居。直到1931年时,30岁的他才考上了齐鲁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精神学专业。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学医学院迁入成都华西协和大学,他在此完成学业并且获得华西协和大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1938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位于昆明的国民党空军某部担任医生兼翻译。1941年,当局选派一些军医到美国进修,他得以赴美留学。宫杜若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医学院校担任教师。解放后,宫杜若回到五原县医院工作。在“文革”时,宫杜若失去工作,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去过很多城市。

    宫杜若的博客一开通,就有一些网友对他的医学双博士身份持怀疑态度。宫杜若认为这种怀疑很正常,因为在他这把年纪,能获得双博士的人不多,有他这种境遇的人更少。

    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在宫杜若的博客上,他还贴出了自己的身份证,上面显示他生于1901年。

    他还告诉记者,他上大学时,齐鲁大学的校长是汤吉禾;华西协和大学的校长是张凌高,他的老师是程玉麟教授。

    对于宫杜若的医学双博士身份,成都晚报记者进行了核实。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身)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经过查询,证实了宫杜若1938年毕业于私立华西协和大学神经系,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在宫杜若的身份证明中,还有一张由侨办开具的证明,上面写着宫杜若的侨务身份证号码为1101489,并写有“宫杜若是留美博士,请各地予以关照”字样。内蒙古五原县侨办工作人员根据宫杜若的侨务身份证号码,查询到宫杜若确实是留美博士。宫杜若留美博士的身份在内蒙古侨办那里也得到了确认。

    曾经有过三次婚姻经历

    “我曾经结过三次婚,生有两女一男。”宫杜若介绍,18岁他正在呼和浩特读高中时,在家里人的包办下,他与15岁的王志学结了婚。结婚后,他继续读高中,王志学在家里操持家务,由于是包办婚姻,他和王志学并没有感情,性格也不合,两人经常吵架。在1931年他考入齐鲁大学那年,王志学就离开了他,并与他的联系越来越少。

    宫杜若说,他和王志学还生有一个女儿,但1946年他在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后,才知道王志学已经带着女儿去了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定居,从此联系彻底中断。

    他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叶秀娥,比他小20岁,是在陕西成固西北联大教书时认识。在宫杜若的记忆中,叶秀娥身材高大,性格泼辣,两人结婚后,吵架也成了家常便饭,1948年初已经怀孕的叶秀娥回到了成都的娘家,不久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叶秀娥几年后因患肺结核离开了人世。

    宫杜若直到1973年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成都,宫杜若找到儿子,但邝昌才并不愿意接受他。直到上世纪90年代,邝昌才这才认了父亲。

    据宫杜若介绍,1951年时,他又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20岁、在呼和浩特做助产士的女子,并很快结了婚,婚后生下一个女儿,但他们的感情不是太好。“文革”开始后,宫杜若受到批斗,妻子和女儿再也没有和宫杜若生活在一起。“说起这件事,我就感觉到心痛。”宫杜若提起女儿立即流露出忧郁的神情来。 

   有征婚念头缘起今年春节

    今年春节,思念儿孙心切的宫杜若来到四川郫县儿子邝昌才家住了一段时间,并在一些药店做形象代言人和健康咨询师,就是在此期间,宫杜若产生了再婚和当大学教授的想法,由于他年事已高,四川的一所大学很快拒绝了他的求职

。    宫杜若说,与此同时,他的征婚历程也开始了,在成都媒体的帮助下,他向全国发出了征婚启事,对女方提出了年龄50岁左右,有文化,懂医学的条件。老人向记者解释说:“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是因为身边有了这样一个人,可以帮助我整理资料,我想把自己的经历以及这些年来行医的心得写下来传给后人。”

    征婚的消息发出后不久,宫杜若还有过一次视频相亲的经历。女方张女士是西安市某医院的医生,在得知宫杜若征婚的消息后,她主动与成都的媒体取得了联系,在成都和西安媒体的安排下,双方进行了视频聊天,两人给对方都留下了美好印象,但因为宫杜若不能在西安定居,他与张女士的恋情告吹。

    此后,在成都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的安排下,他还与浙江的方女士进行了情感交流,但最终也没有个结果。

    爱情上的不顺加上对气候的不适应,宫杜若在与方女士的恋情结束后大病了一场,恢复健康后,他考虑到与儿子一家的生活方式不同,就回到了内蒙古,住在了包头的侄子宫秉良家。    但他征婚的念头并没有打消,而是更加强烈,他告诉记者说:“没有爱情和亲情的滋润活不长。我想继续征婚,找一个老伴儿度过余生。”

    很快,他的征婚博客就开通了。

    已有10余位女士看上百岁老人

    10月15日,记者与宫杜若联系,得知他近一段时间因为劳累,身体有些不适,正在家里休养。

    宫杜若说,他的博客开通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10多位女士与他和媒体联系,有意接触。

    刘女士今年50岁,是宫杜若博客开通后的第一位应征者。据介绍,刘女士离婚多年,目前带着女儿生活。

    据新文化报记者介绍,吉林省长春市的赵女士想把自己家48岁的保姆推荐给宫杜若老人,他说,保姆离婚已经19年了,如今孤身一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肯定会照顾好老人。    据了解,上海还有一位43岁的医生,也打了老人所在诊所的电话。

    而在这众多的应征者中,宫杜若最中意的是今年52岁的李女士。

    宫杜若回到包头后,就被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大众医院通顺社区诊所请去,一直在那里坐诊。10月15日,该诊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位李女士出身中医世家,退休后开了一家中医美容院,已经工作的女儿和她的父亲生活在一起。李女士酷爱中医,曾到深圳学习,后到法国准备行医,但法国并不看好中医,几个月后回到国内。李女士坦言,她是出于对中医的热爱才应征的。    宫杜若老人理想中的老伴应该是一个能写材料,能把他的医术集结成书的女子。在李女士与宫杜若老人联系上后,宫杜若还有意“考考”李女士,要求李女士写封亲笔信给他。    但宫杜若老人在10月15日称,他和李女士的恋情告吹了,因为李女士向他提议一起开家中医美容店,自己又没有钱,只好拒绝了和李女士的进一步接触。   

郑州晚报特别声明

    如需转载本栏目稿件,必须获得郑州晚报书面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 作者: 记者张锡磊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