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责任:省委书记批示下的农民工讨薪样本(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6-06-23 09:05:44 来源: 中原新闻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我们被骗了。”孟宪潮内心在谴责自己。6230元,7位农民的工钱,在孟宪潮的眼里这都是大家的命。辛辛苦苦干完活后,对方却一拖再拖,七上县城,九进法院……这一组数字,终于在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批示下终止。历经半年讨薪之路,让来自平顶山叶县的孟宪潮经历了大悲大喜。孟宪潮觉得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同去的6个老乡,老乡是自己带去的,回来没有挣到钱,“我没法给人家交代呀”! 

  “临时工头”有了巨大压力

    6月22日,一场大雨,让叶县通往南阳的许南公路两旁的杨树更绿了。保安镇寨河村农民孟宪潮家就在公路一侧,没有院墙,3间平房距离路面不足20米。正对公路的一面贴上了白色的磁片,这使这个农户比其他人家显得更新一些。孟宪潮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正在看电视,有客人来,他立即关掉了电视。

    显然,从5月16日以来,外界陌生人的造访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找媒体是没有办法,告到法院也是不得已,农民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如果不是徐书记,我们可能两条腿走断也要不到钱!”孟宪潮说。

    孟宪潮并不是村里外出打工最勤的人。用曾跟着孟一起打工的村民陈春堂的话说,他家里情况还算可以,5口人10亩地,而且老娘已经70多岁,身体不好,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孟宪潮隔两年就会在秋收后外出打工。“北京、天津、广州我都去过,一次一个多月,挣个一两千块钱赶年前回来。”

    所以,从焦作两手空空回到叶县后,孟宪潮最大的压力并非经济方面,而是来自于同去的6个老乡。孟宪潮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工头,顶多只是一个临时的,但老乡是自己带去的,回来没有挣到钱,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大家。“跟我一起去的一个农民叫朱栓,他女儿大学刚毕业,二女儿还在上初中,孩子上学借债借了好几万元,过年回家还指望这千把块钱的工资哩。我没法给人家交代呀!”

    如果工钱到最后也没要回来,会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孟宪潮毫不犹豫地说:“我自己贴上也要给他们。”

    说好的工钱一降再降

    孟宪潮成为这次讨薪的“领头羊”,有一些偶然。2005年初,平顶山市通信传输局在许南公路铺设线路,孟宪潮去帮忙干活。这段时间,他认识了分局职工岳俊峰。10月份,岳俊峰突然给孟宪潮打电话,让他找几个人一起去焦作做工程。

    孟宪潮找了附近乡里大约30位村民,但最终只有6人同意跟他去。

    “农民工出去很看重跟的人,他们怕工钱要不回来。”孟宪潮说。孟宪潮跟对方大致谈了工钱,“埋电线一米5元,一月最少600元”。

    “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我骑着自行车费了好几天的工夫,才找了30多个人。”这是孟宪潮第一次干这样的工作,也是他日后最后悔的。这些有过打工被骗经历的农民大多选择了退却,最后愿意去的6个人,有孟宪潮的表弟等亲戚,其余的也是负债累累的老乡,急于挣钱应对两个月后的春节。

    2005年10月27日,孟宪潮和另外的6个人来到了焦作,本来说挖1米沟给5元,可是工头又说给3元,后来降到了2元5角。既然来了,孟宪潮他们还是选择了留下,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来自南阳的农民工。

    挖了一个星期沟后,工程停了下来,据说是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几天之后,他们又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工地上,这次还算顺利,随后老家的很多人也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工地上。    工程很小,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孟福根,这位和孟宪潮同村的农民,只在工地上干了4天活,工程就结束了。在等待9天之后,后来去的这拨人拿回150元的工钱后就结束了13天的打工生活。

    但是孟宪潮等第一批去的7个人没有如此幸运,每个人除了预支的250元外,工地上还欠他们总共6230元的账。

    “通常都是干完活了算钱,没想到这次一拖就拖到过完年。我们在焦作等了十几天后,岳俊峰说没有要到工钱,要我们继续等。可是我们继续等了一天之后,看看无望,也都回家了。”回家的时候,孟宪潮留下了两个人继续等待发工钱的消息。

    讨要过年费被一拖再拖

    春节近了,同去干活的工友在急切地等待消息,想靠这些钱置办年货。终于,焦作方面有了消息,说是工钱已经跟岳俊峰结算清了,可以向岳俊峰要钱了。

    孟宪潮作为组织者,要钱的任务自然落到了他的头上。

    那段日子,孟宪潮每天一睁眼就是给岳俊峰打电话。刚开始的时候,岳俊峰还接电话,也在街头见了几次面,但都是无果而终。岳俊峰的理由很简单:没钱,别人也欠他的。

    春节愈来愈近,每天都有人来家里打探工资的消息,尽管说话还算客气,但是对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孟宪潮及其家人来说,过年成了过“关”。

    经过多番努力之后,孟宪潮答应了岳俊峰的要求,一起去临颍要欠款。

    要钱还算顺利,欠账单位很快就和岳俊峰结算了工资,但是接下来的事情令孟宪潮大吃一惊:等岳俊峰和临颍方面结清后,只剩下了400元。

    岳俊峰要孟宪潮腊月二十五再和他联系,到时候结清工资。无奈,孟宪潮两手空空回到了老家,看着在家门口等待消息的工友,孟宪潮欲哭无泪。

    腊月二十五,孟宪潮按时和岳俊峰联系,但是电话始终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我们被骗了。”那些同去的工友一个个转身离开了他家,他们的背影在那个飘雪的春节显得孤独而无助,也深深鞭挞着孟宪潮的心。

    法院让他给被告送传票

    万般无奈之下,孟宪潮和其他几位农民想到了法院。2006年农历正月初八,孟宪潮第一次去叶县法院。

    正月初八,政府机关休完长假后头一天上班。法院的同志告诉他,由于法院人没来齐,尚无法立案。正月十二,孟宪潮交了260元后,立案了,但被告知,正月十五以后再来。正月十六,法院告知他案子还没有转交主审法官,要求再等。3天后,孟宪潮再次来到法院,这次被告知的是由他给岳俊峰送传票。

    孟宪潮虽然很恼火,但他还是千方百计找到了岳俊峰在平顶山和叶县的家。

    “第一次,我打听到了他的具体住址,第二次,我带了5个工友去了他家,但是没有见到他本人,他的家人告诉我岳俊峰在焦作。”没有办法,农历的二月初六,孟宪潮和另外一名工友赶赴焦作。

    他们找劳动监察大队,找建委清欠办公室,可都没有得到答复。“我们晚上睡在火车站的候车厅,白天一家家跑单位求人,渴了饿了就喝凉水、吃馒头。”孟宪潮说,可这些单位好像都已经麻木了,他们的哀求没有换来任何的暖意。无奈,第三天他们坐火车回了家。

    “法院要我出加油费”

    他们最后还是想到了法院,可法院的同志说,找不到人只有发布公告了,但是需要500元公告费。

    500元钱,这对孟宪潮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两天后,孟宪潮带着钱来到了法院,要求发布公告。可法院的同志告诉他,公告前需要走访被告人,需要孟宪潮支付法院一些工作人员的饭钱和150元的加油费。

    “我当时就带了500元钱,我觉得法院的同志为咱办事情,请吃饭无所谓,可是给他们付油钱,我不同意。”

    孟宪潮的想法是,法院的同志们为自己跑腿,“好饭赖饭肯定要管”,但是出油费没有道理,“110整天跑来跑去,也没见问谁要过油费”。

    最终法院让他第二天再来,拿够了钱再说。

    孟宪潮一回家,邻居们便来打听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他把执行费和油费的情况一说,一位邻居说:“以后执行时不会也问你要油费吧?这样下去官司就算打赢,钱也花完了。”

    孟宪潮心里一合计,觉得是这个理。第二天,他就没有再跟法院的人联系。但孟宪潮留了个心眼儿:“法官给我打电话,让我撤诉,我不撤。如果有一天,我找到岳俊峰了,直接把人拽过去就可以,也不必再花钱立案了。”

    孟宪潮还是没有放弃讨要工钱。一方面,他不时拨打岳俊峰的电话,一方面,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河南日报社一位记者的联系方式。

    “我们并没抱多大希望,这么折腾都要不到钱。”孟宪潮说,“我作好了打算,实在要不回来,我自己垫钱先给他们6个,不能坏了名声。”

    5月14日,稿子发了。

    “没过几天,记者给我打电话让我在家待着别出去。”

    闻听省委书记批示讨薪农民哭了

    5月17日,法院把岳俊峰欠孟宪潮的钱垫出来了。“当日下午,庭长岳中华把6230元钱给我。”可是孟宪潮并不同意,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为跑事花的1300元也需要给他。

    17日深夜11点,岳中华庭长赶到孟宪潮家,说次日给钱,这事就私下结束算了。孟宪潮不同意,“一定要审理,有法官,有原告,有被告”。

    但在第二天,他还是改变了主意。

    “我在岳庭长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岳俊峰,那么长时间找不到他,现在见到了又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孟宪潮说,岳俊峰没什么反应,没有生气也不热情,他止住了孟宪潮的话,说:“老熟人了,算了吧别往下说了。”

    在庭长的办公室里,孟宪潮要到了最后1000块钱。

    孟庆河比孟宪潮大一岁,一个村,按照农村的辈分,他应该管孟宪潮叫叔。这个同去焦作打工的侄子,听说工钱被省委书记给要回来的时候,感动得哭了4次。

    当晚,回到村里,兴奋的孟宪潮给6个农民工打电话分钱。“孟庆河是哭着来的。”孟宪潮回忆说,不是因为钱终于要回来了,而是徐光春书记亲自过问这件事。

    分到钱的7位农民,并没有庆祝,他们想给领导做一块匾。

    “我们距离郑州太远了,真心想给省里送一块匾。”6月22日下午,在这个雨后的下午,孟宪潮内心充满对有关领导的感激。

    门口的那条马路,依旧承载了孟宪潮的希望。当初,他就是走这条路出去的。

   郑州晚报特别声明
   如需转载本栏目稿件,必须获得郑州晚报书面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 作者: 记者 卢曙光 游晓鹏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