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标题新闻

首次亮相赢得满堂彩《风中少林》舞震京城(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5-06-25 09:37:41 来源: 中原新闻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昨晚7时30分,由郑州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演出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左一)、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左二)、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右一)等领导同志在后台亲切接见了演职人员。晚报记者白韬图
   


    本报讯 (河南日报记者刘洋 晚报记者杨伟)昨晚7时30分,由郑州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整台演出。

    在演出过程中,李长春同志连着说了三次“非常好”!演出结束后,他高度评价该剧,指出:“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创新是不竭的源泉;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走商业化演出的道路。这台舞剧把武术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非常具有中原特色,哪一出戏的武打都没有这出戏好!”

    观众15次热烈的掌声把演出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不仅京城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就连外国人也赞叹称奇。一位来自瑞士的Peter说:“中国功夫好看!中国舞蹈更好看!”
    《风中少林》晋京演出之前,在郑州已演出21场,每场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此次晋京演出是其修改后的第三版,情节更加紧凑,节奏也更为明快。作为河南省“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首批重点剧目之一,《风中少林》将在北京连演3天,让京城的观众充分欣赏到具有浓郁中原韵味的舞剧精品。
    
    
    昨晚,能够容纳1400余人的北京保利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束束鲜花使得整个剧场散发着沁人的芳香,由郑州市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北京的演出拉开了帷幕。天元与素水的悲惨遭遇让许多观众唏嘘不已,少林武僧同仇敌忾、抵御强寇的精彩场面让观众们连连叫好,4组特具中原特色的灯笼饰墙和漫天飘飞的花瓣让剧院美不胜收。全剧既有少林功夫展示和恢弘的战争场面,又有如诗如歌的中原风景。其间15次热烈的掌声则把演出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演出 完美呈现

    昨晚7时,离演出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北京保利剧院人潮涌动,莘莘学子们结伴而来,学院精英们慕名捧花而来;国外游客冲着“少林”而来;白发夫妻携手匆匆赶来;知名专家相约到来……久已见惯演出场面的记者也不禁为昨晚观众的观看热情深深感动,深深为自己来自舞剧的家乡感到自豪。

    浑厚的钟声刚一敲响,剧场内立刻鸦雀无声,紧张的剧情和完美的演绎紧张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全场观众随着音乐的旋律、剧情的发展忽而微笑、忽而紧张、忽而悲伤,众人都深深陷入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中。当“少林晨练”中众演员以雕塑般再现了少林功夫的神奇时,当“少林武僧”们以吊威亚的方式出现在舞台后方的陡峭山岩上翻腾时,当“花屋”中天元与素水深情缠绵时,当漫天落叶纷飞时……剧场内的掌声几乎快把音乐声淹没。

    整台晚会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武术与舞蹈完美结合之外,290多件精心制作的大型道具也令京城的观众惊叹不已。真实的石狮、移动的塔林、富有河南建筑特色的三座牌楼、巨大的浮雕佛像等众多大型设备也都是近年来晋京演出中少见的“大手笔”。据导演介绍,单是运载这些道具就租用了10台长14米的集装箱运载车。

    在观众不知不觉中,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很快结束了,精彩的剧情告一段落,但演出大幕却迟迟合拢不上。演出结束后,热烈的掌声促使着演员们一次次地谢幕,观众争先恐后地拥向舞台把束束鲜花送到自己喜爱的演员手中,久久不愿离去。谢幕后,记者在前后台看到仍有不少观众手捧鲜花驻留在后台出口,期待着亲手向演员们送上一份自己的心意。

  票务 早已售罄

    据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介绍,此次晋京演出完全是商业运作,在演员们来京前《风中少林》就已经在京城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公交车车载电视、地铁站、报纸、电视、广播……处处都有关于舞剧《风中少林》的宣传报道,短短的一周内就在文化活动频繁集中的北京形成了一股热流,这也确属少见。记者来到北京后,在地铁站走道内就看到了《风中少林》的宣传海报。据齐岸青介绍,目前虽然票价定得稍显偏高,但北京观众购买热情颇高,昨天上午保利剧院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晚的票早已售罄,由于全市共有39个售票点,明后两场的票也已所剩不多。

    演出的前一天,当记者路过保利剧院附近的地铁入口处,先后有几位“黄牛党”询问有没有多余的票,据“黄牛党”称,这部舞剧票相当紧俏,他们只要手中有票,立刻就会脱手而出。

  冲刺 争取“最美”

    昨天上午《风中少林》进入了最后的排练,在排练现场,演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排练,台下导演刘小荷和张弋、编剧冯双白仍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纠正着演员们的动作细节;灯光师也在不停地调整着灯光,以期达到最美效果……紧张的气氛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在舞台下方,一位在舞剧中扮演入侵者的李姓群舞演员告诉记者,他们已进行了3天的紧张排练了,由于时间紧,再加上整个剧组都想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在首都舞台上,所以他们要从每天早上8时30分一直练到晚上10时30分,中间除了吃饭的时间几乎没有休息,虽然如此他们仍“干劲十足”,因为大家都为了“让首都观众看到河南也能排演出如此精美的舞剧”。

    在现场,齐岸青局长动情地向记者介绍,郑州市歌舞剧院从去年3月份组建到如今创作生产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确属不易,演职员只有在过年时才休息了一天,他是一个永远追求完美的人,因此不但对自己苛求,对这支队伍也是一直比较严格,虽然他很少表扬工作人员,其实他内心里常常想向全体工作人员说声“谢谢”。

  观众 赞不绝口

  “中国功夫太神了!中国舞蹈太美了!”来自瑞典的Peter冲舞台翘起了大拇指,他原本只是入住保利酒店的游客,看到《风中少林》的海报就想来观摩一下中国功夫。Peter一直兴奋地问记者台上那些演员以臂、腿、头来打断木棍是否是真功夫,并且说昨晚能看到《风中少林》这场舞剧,是他此次中国行的最大收获。

    年轻时尚的朱群来自河南,正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攻读文艺学硕士,当她听说郑州市歌舞剧院打造的《风中少林》来京演出时,本来打算回家的她就专门留在北京等待着观看演出。对于诞生于河南大地上的这朵奇葩,朱群看得热泪盈眶,她说作为一名河南人特别希望能够在北京看到一场自己家乡的演出,她不但看到了,而且没想到这台舞剧是如此精美。她觉得这场舞剧的音乐、舞美和服装设计得特别好,尤其是服装与剧情相得益彰。整部舞剧非常通俗直观,丝毫没有以往舞剧晦涩的感觉。(记者杨伟/文)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