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核心提示:轻车简从、风尘仆仆、走访农户。上任伊始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一直以这样一个形象出现在河南人民面前。从新乡到驻马店、信阳、漯河,再到开封,上任半个月,徐光春的足迹就遍及中原大地的农村。事实上,徐光春的“三农”情结正是中央政府重视“三农”工作的一个缩影,从地方到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脉络也由此逐渐清晰。2005年2月1日,《郑州晚报》记者踏访徐光春书记所慰问过的农户,以百姓视角来解读省委、省政府的“三农”情结。
河南继宣布免除农业税后,今年又出台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如果这些措施全部兑现,河南省今年用于“三农”的投入将达上百亿元,这一系列对农村的投入表明,河南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新阶段。
中牟雁鸣湖乡的一位农民在给自己种植的大蒜浇水 记者 马健 图
一个灾区农民的新年感动
“快过年了,要准备点东西了。”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村子的每一个角落。2月1日下午4时,李占稳正在打麻将,他的妻子在厨房里忙碌着。
李占稳是开封市兰考县谷营乡金庙村移民新村的农民,7天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来到移民新村,与李占稳夫妇面对面谈了近20分钟。
李占稳告诉记者,就在徐光春书记来他家看望的前几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徐光春书记宣布2005年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的消息,“如今种地一分钱不用缴,政府还给我们发放种粮补贴,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一群村民在村中央的空地上排练节目,锣鼓喧天。在他们的身后,一大片新建的房子整齐地排列在离乡政府不远的一条主街道两边,中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等公共设施正在加紧建设,首批400余户农民已喜迁新居,这是为受灾农户新建的家园。金庙村的新迁农户在安置区西边,黑瓦红墙的两层楼房不时出现在其中。李占稳的家就是一座两层楼房。因为住在黄河滩区受灾,政府给李占稳家补助了1.7万元,他加上自己的积蓄,在新批的土地上盖起了宽敞漂亮的小楼。
“徐书记就像我家的一个亲戚,坐在沙发上很亲切。”李占稳一提起徐光春书记就非常兴奋。在近20分钟的面谈里,徐光春详细地向他了解了受灾程度、搬迁过程、政府安置情况等,还四处看了看他家的情况。“徐书记还特别问了问我们搬迁前后的生活变化。”
李占稳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都上初中,全家所有的经济来源就靠所分的8亩耕地。由于处于黄河滩区,作物产量很低,加上要交提留,所以每年收获的粮食仅仅够吃。
由于刚搬迁到新区,又是冬季,对新环境还没有完全熟悉,所以对李占稳来说,年前能做的就是好好过年。
“等过完年,我在院子里修一个猪圈,买上几头猪养着,另外再搞点副业,估计一年也能收个几千元。”记者离开时,李占稳夫妇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我们农民靠种地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办公室把“保护农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 记者 马健 图
取消“皇粮国税”背后的压力和关爱
河南省宣布农业税免征的确切时间为2004年12月21日,在当天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徐光春郑重宣布:从2005年起,河南省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
这一项重大措施被政府官员和百姓视为徐光春上任点燃的第一把火。
“老百姓都知道缴纳‘皇粮国税’是天经地义的事,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可今天在共产党领导下,这个几千年的规矩彻底改变了。”徐光春的话铿锵有力。
“农业税在河南取消具有象征意义。”北京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在评论中如是说。言外之意很明显:拥有9600多万人口的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典型农业大省,2005年全部取消农业税,河南全省县乡财政将减少收入10亿元左右,这将给基层财政带来不小压力,甚至会导致无其他收入来源的村级组织难以正常运行。
就在这种压力下,河南省委还是作出决定,在免征农业税的同时,通过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一免一补”显然是顶着巨大压力作出的决定,这一措施的受惠者正是7000多万农民。不少评论家评价,这项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的关爱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这对河南农民来说是一个天大喜讯!”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春风满面地说:“这项重大亲民举措,必将有力激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更多评论认为,农业税在河南的取消,对于农民心理的影响远远大于实际效果,充分显示了徐光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省委书记徐光春的“三农”情结
2004年12月12日,徐光春上任第3天便开始对郑州市进行调研,先后考察了巩义市竹林镇等地。此后半个月,徐光春的足迹踏上新乡、驻马店、信阳、漯河、开封等市,每到一地,他都要深入农村,到农民家中慰问。
河南一家媒体的记者描述说,徐光春书记在各地调研时日夜兼程。
1月12日,徐光春走进驻马店南大吴村村民宁兰英家。徐光春亲切地拉着宁兰英孙子、孙女的手问寒问暖,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嘱托宁兰英:“把生活搞好,把孩子带好。”临走时,徐光春给老人送上了慰问金。
1月13日下午,新县老红军罗名榜家,徐光春注视着老人,听96岁的罗老回忆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峥嵘岁月。临走前,徐光春特别叮嘱当地领导,要时刻关心老红军的健康,及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004年7月17日,舞阳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2005年1月15日一大早,徐光春来到舞阳县保和乡重灾村———魏庄村,徐光春一进村就先后走到村民葛海山、丁玉顺家中,仔细察看他们是否都有过冬棉被、御寒衣物,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徐书记对农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到农村一定要走进农民家中,与农民面对面交谈,了解情况。”开封市兰考县谷营乡政府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徐光春到该乡来的时候,他目睹了徐光春的调研过程。他透露的一个细节是,徐光春在走访农户时,注视农民的眼睛非常深情,“就像看着自己的亲人。”
从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从到任的那一天起,徐光春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满满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就从豫北走到豫南,足迹遍布大半个河南。在调研中,徐光春有两个镜头最让人难忘。
2004年12月16日,徐光春到新乡农村调研,他首先来到新乡刘庄。一到刘庄,徐光春就去看望史来贺的老伴刘素真。他紧紧握住刘素真的手动情地说,大家永远不会忘记史来贺同志。
2004年12月25日,徐光春到开封调研时首先来到兰考县,到兰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谒焦裕禄陵,敬献花圈。随后,他看望焦裕禄夫人徐俊雅及其家人时,紧紧握住徐俊雅的手嘘寒问暖。徐光春说,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从中央到地方关爱“三农”的脉络
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上任之初走访各地农民,到中央连续两年就农民减负增收出台“一号文件”,一个从中央到地方重视“三农问题”的脉络由此逐渐清晰。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的2005年“一号文件”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一号文件”与2004年的“一号文件”在内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依然针对“三农”问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央连续两年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一号文件”中,凸显了中央领导人对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视,“一号文件”从而被形容为解决中国9亿农民致富问题的治本之策。
2005年1月31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锡文指出,中共中央两年间连续发出“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村工作,足见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视。陈锡文认为,去年和今年的“一号文件”都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基本思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针,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认为,有3个信号性的口号值得注意。一是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转折性标志;二是2004年的中央经济会议确定,2005年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三是温总理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爱“三农”从免除农业税开始
河南省2005年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的消息被媒体解读为“一把火烧到了基层”,农业税取消后,河南省还将通过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紧接着,2005年1月23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宣布,今年起,河南省全面取消农民义务工、积累工。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今年省里暂不出台“一事一议”筹资政策,暂不清收农村税费改革前形成的税费尾欠。对于外出务工农民,绝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
1月25日在河南省“两会”上,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赵江涛在《关于河南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不允许一边免税一边集资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村级经费纳入财政供给,保证村级组织运转和五保户供养基本需要。2005年起,确保实现农民种地零税赋,让基层干部从催粮派款中解放出来。
早在2002年,河南省就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农业税税率降低到7个百分点;2003年,河南省除保留收购环节的烟叶特产税外,在全国率先取消了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的特产税;2004年,河南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全省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加上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全省农民实际减负增收34.24亿元;如今又彻底免征农业税。至此,农业税在河南成为历史。
如此大规模的降低农业税,效果很快体现出来。据省统计局预计,2004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比2003年增长14%,8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2005年李成玉省长在省人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去年全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197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1亿元。
农村公益事业期待政府埋单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河南省农村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方面的欠账一直制约着社会的均衡发展。2004年以来,河南省的财政支农账上新增十几个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据了解,河南省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财政支出中有73%用在了农村。
今年河南省在财政投入上继续向农村教育等公共事业倾斜。2005年1月25日,河南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赵江涛在《关于河南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从2005年秋季新学年起,全省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缴课本费和杂费,适当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不让农村少年儿童因贫辍学。据介绍,这项举措在全国是率先试行。
同一天,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张大卫在所作的《关于河南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书面报告中指出,2005年河南要努力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筹资6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确保建成8000公里国债农村公路,开工建设一批县乡道路及“村村通”项目。
在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救助中,河南今年也将启动新的救助方式。省民政厅厅长孙培新在省人大会上表示:“2005年将有四大亮点惠及数万群众。一是在农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每个省辖市、每个县均要进行,并逐步取代目前的特困救助制度。其好处是使所有在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线以下的特困人口能得到生活保障。二是对五保户、特困户进行大病救助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去年的28个县市向全省推开。三是因农业税全免,农村五保户保障经费发生变化,春节前后将进行全面排查,由政府出资,让全省近20万五保户应保尽保。四是在全省推广‘爱心超市’,建立经常性捐助载体,困难人群可凭证件到‘爱心超市’领取所需物品。”
河南省今年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将更大,对污染严重地区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要确保全面完成3年改造60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的目标。足额安排补助资金,规范完善医疗救助,稳步提高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底气"
河南之所以能有如此大气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2004年,河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与之相应的是,全省GDP总量突破8000亿元,较上年增长13%以上,为近年来最高增速。
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对河南的意义非同寻常,标志着河南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在重要的人均指标上也实现突破性跨越。河南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已基本完成,“加速起飞”阶段已经到来。
人均GDP1000美元是个重要关口,既是加速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更是重要转折期。针对这一关键时期,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把加强“三农”、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河南省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
“越是在矛盾多发期,就应该更加重视人的需要,更加重视社会的和谐发展。河南今年对农村的投入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思路。”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如是说。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这是去年以来我省喊得较响的一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是,“三农”发展中属于政府职责的事务要逐步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三农”问题和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就业再就业、社会事业等,将成为今年的财政保障重点。
另据了解,仅免除农业税一项,省级财政要负担10.8亿元,所减少的税收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额补贴,及时拨付到县,不让市、县承担补贴任务,所以不会给县级财政带来新的负担。
河南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新阶段
2004年年底,包括河南在内的多个省市先后宣布取消农业税,专家普遍把此举解读为:这表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今后要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将施惠重点转向农村。
2005年1月27日,河南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中,河南省委副书记支树平在参加开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中部崛起看中原,中原崛起看农业。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中原崛起,为中部崛起作贡献。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说,从河南今年出台的一些措施看,核心内容是补贴、减税,体现了“多予、少取”的基本取向。“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反映出省政府对分配体制的重大调整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大省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的新时期。”这位负责人说。
有专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表明,河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已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河南的许多县是农业大县,也是财政穷县,在经历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后,客观上需要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取消农业税后,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好农业税的遗留问题,比如县乡村的历史债务问题和机构精简问题。
郑州晚报特别声明
如需转载本栏目稿件,必须获得郑州晚报书面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 作者: 记者 尹海涛 陈辉 编辑: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网友点击 | |
娱乐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