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从林州市向北,红旗渠边一个山村的变迁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5-01-07 08:44:16 来源: 中原新闻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本报讯 从林州市向北,大约25公里处就是任村乡桑耳庄村,红旗渠沿村外山脚盘旋而过。桑耳庄村可以说是林州市的缩影:在红旗渠修建之前,十年九旱,为吃水而要跑10多公里的山路去挑。为了摆脱贫穷,桑耳庄村100余名村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参加了修建红旗渠的大会战。
    因为红旗渠渠水的滋润,如今的桑耳庄村,看上了闭路电视、喝上了自来水,还有约十户村民把小轿车开进了农家小院,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康村。

变化 村志记录桑耳庄村经历
  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从林州市区至红旗渠的公路上,太行山麓时陡时缓的丘陵在两侧延绵铺摆。虽是冬日,山上的林木却不显稀疏。两侧山头白色的电线杆走马灯般不断迭换,不时有村庄在视野中掠过,一眼望去,新房和小楼占去大半。
    车下新河公路50米,就到了桑耳庄村。走在村里平展的柏油马路上,望望两旁白色的路灯和砖色两层小楼,感觉这里早已不再是当年“旱魔喋血”的小村了。村头,几位老人聚在一堵西墙下晒太阳聊天,一位老人听记者问起当年缺水的故事,笑道:“修了红旗渠之后,再没缺过水了!”
    记者在村中很快找到了三位当年修过红旗渠的老人。1960年2月,桑耳庄村村民开始结队上山修渠的时候,时值壮年的桑吉秀还是一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如今,他已74岁高龄,但身体依然健硕。领着记者走在村中的马路上,两旁不时有汽车和摩托驶过,桑吉秀说,现在村子里的人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都富起来了,村里开桑塔纳汽车的已有将近10户,自己买来汽车搞货运或者客运的有10多户,摩托车、农用三轮就更多了。说起这些,桑吉秀笑着说:“当年要是有这些运输工具就好了,咱可是一步一挪、一担一挑地把渠修起来的。”
    在桑耳庄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桑贵朴从办公桌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桑耳庄村志》:“要说桑耳庄村的变化,都在这里面。”这本由当年领着大伙修渠的县委书记杨贵题写志名、耗费桑耳庄村人颇多心血的志书里,详细地记载了桑耳庄村从解放前到2000年世纪之交所经历的每一件大小事情。

历史 新娘为一担水自杀
  “桑耳庄村最缺的就是水,因为水,祖祖辈辈不知道忍受了多少苦难。”桑贵朴说。
    据他介绍,桑耳庄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桑姓和成姓的几户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逃荒到了这里。在历史上,桑耳庄村是个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困山村。在建国前,一些大户人家都有用水窖贮蓄雨水的传统,一些贫穷人家,挖不起水窖,就要向大户人家买水。
    74岁的村民桑来锁说,人们要到村外去担水,最近的是到离村4公里的黄岩沟担山泉水吃,远的就要跑7公里或10多公里的露水河和浊漳河中挑水。由于吃水困难,桑耳庄村的祖祖辈辈都养成了常年不洗手脸、不洗衣服的习惯。
    “因为远道取水,村里摔死过3个人和15头牲畜。”桑来锁讲起吃水的悲剧,神情非常地凝重。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解放前,有一年大旱,大年三十这一天,老长工桑林茂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爬上了黄岩沟,想趁早挑一担水过年,可是担水排队的人很多,一直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心痛公爹,摸黑出门迎接,由于天黑路滑、脚小,接过担子没有走几步就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撒了个净光,儿媳妇对自己又恨又气,回到家就上吊自杀了。

往事 修红旗渠不怕牺牲
  记者在桑耳庄村见到的桑松奇、桑来锁、桑吉秀三位老人同岁,都是第一批参加红旗渠修建的人。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他们都非常地兴奋。
    桑来锁说,当时,村民们报名都很踊跃,第一批村里就去了120多人,最小的只有15岁。他们村因位居山区,有在山区工作的经验,所以都被分配到了悬崖峭壁林立的山西石城附近。
    桑松奇说:“因为修渠而牺牲,是常有的事情,我们村的人因为在山区习惯了,没有死过人。”桑吉秀也说:“我们并不怕死,那时感觉着如果自己因为修渠而牺牲了,很光荣。”
    桑松奇介绍,修渠时的环境确实很恶劣,无论严冬酷夏,晚上一般都是直接把席子铺在麦地里睡觉,如果能找到一个红薯窖或山洞睡觉,那简直是天大的享受。吃饭一般是每天半斤粮食,不够吃便捋田边地头的野菜和树叶,再饿就捞水草。当时,几乎每天都是天不明就爬起来上工,天黑透之后再收工。下雨对于修渠来说也没有一丁点儿影响,往往是大雨顶着干,小雨不停工。受伤更是常有的事,但没有谁受伤之后提出歇工。
   

致富 甘甜自来水送到农户家
  桑贵朴说,为了解决水的问题,1951年时,村党支部就开始筹备打一口井,用了几个月,井也打了30米深,却没见到一滴水。红旗渠修建好之后,桑耳庄村不但解决了吃水问题,而且种庄稼也不再是靠天吃饭。原来小麦玉米的亩产量最多也就60公斤,而现在已经达到了四五百公斤。
    桑贵朴认为,如果没有红旗渠,村民不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土地解放出来后,村民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出外打工,村里也办起了几个企业,村民的收入中,种植收入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除种植庄稼外,红旗渠还浇灌了村里的大片果园,村民靠卖柿子、核桃等收入也不少。到2000年时,村民的收入每人就已达到了2400多元。
    1991年时,由于村办企业的发展,村民开始富裕起来,桑耳庄村就又打了一眼260米深的机井,把水管铺进每家每户。

民风 发扬光大红旗渠精神
  “桑耳庄村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是党开辟林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县解放最早的革命老区。最不能让我们忘记的是,这里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必经之地,当年,全村的男女老少上下齐心,才创造出了这一人间奇迹。这里面的精神传统,我们桑耳庄村村民都明白,我们也要永远保持下去。”站在桑耳庄村后山的红旗渠边,桑贵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番话。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桑耳庄村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上去。尽管这样,桑耳庄村人却没有忘本,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每一位烈士的事迹,每一位给建学校、修路等事业提供帮助的人,在村志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 作者: 记者 张锡磊 游晓鹏/文 廖谦/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