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翼龙无人机两次飞抵郑州 “空中基站”打通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2021-07-25 08:39:17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刘春兰 汪辉)暴雨无情,科技暖心。翼龙无人机穿云破雾两次飞抵暴雨中的郑州,不仅为巩义米河镇打通了一条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更为深陷洪水之中的“孤岛”——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广大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近5000医患能及时安全转运出来,翼龙无人机功不可没。”昨日,谈起两天前的亲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依然感慨不已。

7月21日,特大暴雨突袭郑州,摧毁了很多地方的电力通信设备,导致受灾民众的手机、网络信号全部中断,受灾群众得不到外界的信息,外界也不知道他们的状况。21日晚间,与外界失联多时的巩义米河镇群众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移动公网通信暂时恢复,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

断网多时,哪来的信号?原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四个多小时抵达巩义市18:21分进入米河镇通信中断区,利用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为米河镇通信中断区提供了连续移动信号,保障了灾区民众及时报告灾情以及救援工作的开展。

而地处郑州城区东部中牟县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恰好位于河水暴涨的贾鲁河的中下游,罕见暴雨持续侵袭,让医院陷入一片汪洋之中,断水断电断网,成了一个“孤岛”,近5000名医患被困,其中,不少重症患者生命危在旦夕。

翼龙无人机临危受命,从贵州安顺机场再次起飞,于22日晚间飞抵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上空,为该院打通了紧急救援网络保障通道。

据悉,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飞抵灾区后,会有五个小时的滞空时间,可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为救援处置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自然灾害发生时,短时内会造成通信设备毁损,严重影响救援处置工作。“没水没电还好,最要命的是没信号”。高传玉深有感触地说,医院救援转运工作人多事杂,沟通协调特别多,但因为没有信号,电话无法拨打、接听,信息很难发出,发个信息需要跑到楼顶来回转,看能否找点儿微弱信号,所以医院前期联系,主要靠人来回跑传递,与院外联系,依靠乘坐冲锋舟、皮筏艇等交通工具,工作进展缓慢。无人机一到,有了信号,我们的救援工作快捷多了。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