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和第一资源。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以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伴随国家实力提升和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在探索中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教师教育体系结构不优,全国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众多,但高水平院校数量极少。统计显示,全国共有605所高等学校办教师教育,其中师范院校199所,非师范院校406所。在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仅有9所师范大学,且承担本科师范生培养的综合性院校极少。另外,师范院校办学经费不足、师范专业吸引力不强、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也制约着师范教育的发展。譬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改革并没有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单一学科培养、分科教育模式固化、学生适应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下降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重点中学更愿意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教师。
“在教师教育体系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教师教育体系结构有待完善、水平亟待提高。”针对全国师范院校进入国家“双一流”战略布局的数量偏少、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赵国祥表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以“双一流”建设,引领教师教育质量水平提升
赵国祥认为,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能够而且必须挑起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大梁”的还是师范院校。他建议,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从而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统筹布局“双一流”建设。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地方政府加以配套,在没有“双一流”师范大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遴选建设1所一流师范大学、10个一流师范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全面提升师范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
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双一流”师范院校适度的政策倾斜,着力增强其办学实力和办学活力。
合理提高财政拨款水平。根据教师教育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协调各地合理调整师范生生均拨款系数,在此基础上,由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对“双一流”师范院校给予适度支持,力争使所有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师范专业都达到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有力保障其深入开展教师教育改革。
全面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督促“双一流”师范院校在培养规格、培养主体、培养课程、培养机制、实训体系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积极应对新技术革命时代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课程形态、新学习方式挑战,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
辐射引领教师教育发展。建立健全“双一流”师范院校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区域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将“双一流”师范院校的改革发展举措总结提炼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标准、工作规程和实践经验,辐射引领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