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新华网:一场马拉松,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

2019-10-19 17:35:46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郑州10月18日电(吉戎昊)南依嵩山,北临滔滔黄河。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郑州这座城市。

    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已经成为商代都城。从古至今,“中心”一直是郑州的代名词。如今,随着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

    在郑州经济规模已破万亿的当下,以“中”字为标识的郑州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为“郑马”),正成为“郑中心”接驳国际,重塑城市地位,向外界展示自身的“新名片”。

    一个新赛事的大格局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鲍明晓曾多次提到,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市之间竞争激烈,而体育赛事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因为其庞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大众体育赛事活动正在成为各地城市提升影响力、拉动经济发展的优选方式。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枢纽之城”,郑州也需要拥有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赛事品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郑马可谓应运而生。

    郑马是年轻的。去年,才是郑马办赛的第一年。

    业内人士表示,举办一场马拉松,既是一座城市展示自身、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难得机遇,也是一次是对城市软硬实力的综合检验。

    而郑马显然经受住了考验。首届赛事即得到了媒体和跑友的高度认可,成为零差评赛事,郑马也被誉为“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在今年的全国马拉松年会上,郑马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了“铜牌赛事”称号,而这也是首次举办的赛事所能得到的最高评级。

    刚刚“出道”就获得重量级荣誉,郑马成功的背后,其原因却并不复杂。

    据了解,从筹备之初,郑马一直努力将赛事打造成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枢纽之城”相匹配的国际赛事品牌。

    郑马组委会也定下了3年打造中国田协金牌赛事,5年打造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目标。所以在赛事的各个方面,郑马都严格按照“双金赛事”的标准执行。

    仅以今年的赛事服务为例,为了让跑者更便捷的参与和体验赛事,当地公交地铁系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保障选手出行。除了将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及14号线一期提前至凌晨5:00运营意外,郑州地铁线网各车站还开辟马拉松专用通道,让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专用通道免费乘坐地铁。

    而这一切,也展现了郑马办赛的大格局。于郑马而言,对标全国、引领中部,是这个“国家中心城市”本土赛事所应有的姿态和荣耀。

    用城市文化开辟跑者市场

    郑马诞生的2018年,正是中国马拉松历史上办赛数量的高峰。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数量已经来到了1581场,平均每天就有4.3场马拉松举办。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赛事为339场。

    在众多的赛事之中,“初出茅庐”的郑马如何与竞品赛事形成差异化,展现郑州独特的城市风貌,是郑马办赛的难点所在。

    为此,郑马主办方在赛道上下足了功夫。在2018年郑马的赛场上,斑驳的古城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巍峨的二七塔、代表新郑州的地标会展中心“大玉米”,这些郑州的地标和核心文化区被一条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赛道从西到东一一串联。

    古老与现代融合,这条穿城而过的赛道,展现了郑州这座千年古都的过去、现在,还有不可限量的城市未来。凭借这条穿城赛道,郑马也将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最美赛道特色赛事”收入囊中。

    随着郑马入选“奔跑中国”,对于今年的郑马赛道,组委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今年全程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将设在郑东新区“CBD”,全程路线将穿越金水路、建设路、嵩山路、中原路,最终抵达“CCD”(常西湖新区的四个中心),赛道串联“大玉米”、会展中心、紫荆山、商城遗址、二七塔、碧沙岗公园、郑州博物馆、西流湖、四个中心等郑州新老地标,特别是以奥体中心为代表的四个中心。

    通过郑马这项赛事,这些郑州市的新地标,通过直播画面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郑州的巨大发展成就也得到集中展示。

    同样,首届举办的郑马,也巧妙的利用了自身城市的文化优势,将“姓氏文化”的基因融入到了赛事之中。

    据统计,在前100个中华大姓中,大部分都起源于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成为了郑马输出城市软文化、开辟跑者市场的“法宝”。

    如今,姓氏旗手、姓氏大鼓、姓氏道旗、姓氏墙、姓氏奖牌等赛事元素已经成为了郑马的特色符号,郑州也因郑马得以让更多人了解到郑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郑马体现郑州精神

    就马拉松赛而言,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展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在含义。郑马的出现,使得郑州的城市精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2018年的郑马赛场上,一位郑州本地跑者的故事让许多人泪流满面。据中原网报道,身患癌症21年,经历过多次放疗、化疗的郑州市民警周水斌报名参与了首届郑马的半马比赛。对于许多资深跑友来讲,半马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周水斌来说,这却是他对病魔的不屈和对命运的挑战。

    因为连续出现“感动中国”人物,郑州被誉为“大爱之城”。在2019郑马赛场上,一个由“感动中国”人物组成的特殊跑团也参与了比赛。郑州的大爱,借助郑州马拉松成为了郑州的城市“底色”。

    在郑马的赛场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而他们的故事,便是郑州精神的体现。

    对于郑马精神,郑马体育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司书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读,“马拉松不是一场单纯的比赛,它的背后需要努力、坚持、顽强,需要团结、友爱、互助。这样的过程中,这些精神元素很容易感染到更多人,最终促使更多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我相信郑马会给郑州市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为郑州注入更多热情,更多活力。”

    跑一次马,识一座城。有人说,没有一次穿城而过的奔跑,不足以谈论郑州精神。

    伴随着第二届郑州国际马拉松赛,郑州所独有的城市精神,将通过马拉松,跑向全世界。郑州这个“龙头”,也将因郑马而高高扬起。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