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不忘初心汲取榜样力量 牢记使命照亮前进方向

2019-09-12 08:32:06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本报记者 覃岩峰 王 治 李利强 文/图)昨日,在我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孔留根、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李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党支部书记郭光俊,深情讲述自己或身边共产党员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生动的事例,深刻的认识,在现场引起思想震撼,产生深刻共鸣。会后,本报记者对以上先进典型进行深入采访,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激荡初心力量,照亮使命方向。

   重温任长霞事迹 以人民期盼为念 为人民利益而战

    ——访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李珂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我的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我的使命是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扫除阴霾,还群众一片晴朗的天空。”李珂回忆,这是任长霞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任长霞从警21年,始终牢记入党入警誓言,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虽然是一名女性,但她身上却透着一股别样的刚强。

  李珂说,在面对黑恶势力和犯罪分子时,任长霞是一个强硬派、一位女强人,但在面对群众时,她却满怀爱心和耐心,她经常对民警说:“公安、公安,心中有‘公’,人民才能安。‘人民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就是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人民满意。’”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情是真挚的。谁给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谁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李珂告诉记者,任长霞在任登封公安局长的3年中,带领民警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0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20起,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467人(件)次,查结积案100多起,使476家上访户停访息诉……

  “虽然任长霞同志已离开我们15个年头了,但重温她的事迹,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厚重时代价值。”李珂说,任长霞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坚定的信念上、体现在大爱的胸怀上、体现在忘我的精神上、体现在斗争的锐气上。任长霞的事迹告诉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心中有信念,前行才有方向。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人生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干事创业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在一年年的岁月积淀中,人民群众对任长霞的怀念,其实就是对新时代共产党人,特别是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的殷殷期待,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有位,造福人民。

  追忆焦裕禄精神 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访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孔留根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兰考人,是听着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孔留根告诉记者,从小他就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称赞焦裕禄。后来,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就知道了焦裕禄精神的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并指出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孔留根对此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焦裕禄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展品,孔留根眼眶泛着泪水。“在纪念馆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把破着大洞的藤椅。由于长期忘我的工作,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人们经常看到,他棉衣上的第二、第三个扣子总是不扣的,不是焦书记不注重形象,而是为了随时能把左手伸入怀中,按住时时作痛的肝部。钢笔、茶缸盖儿、鸡毛掸子都是他用来顶住肝部的工具,时间久了,他坐的藤椅的右侧就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与世长辞。孔留根说,50多年来,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缅怀之情愈加浓厚。这份怀念,源自他身上那份爱民亲民情怀,体现着我们党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的优良传统。他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永远将他的名字刻在了心上。今天,我们纪念焦裕禄,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深学、细照、笃行。五年来,兰考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总书记的厚望转化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五年大干引发兰考巨变。2017年3月27日,兰考正式宣布率先脱贫摘帽。五年间,兰考县委转作风,强党建,干部作风大转变,群众说,感觉焦书记又回来了。

  焦裕禄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常读常新的书,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孕育着我们党在“赶考”路上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神力量。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正激励着兰考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牢记初心使命 智造大国重器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说,自己和团队也坚守着这样的信念: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总书记对中铁人的嘱托和期望,不能忘记“中铁装备、装备中国、装备世界”的初心和使命。

  从业18年,党龄18年,王杜娟一直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种初心和使命下,她带领团队完成盾构机设计900余台,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国内首台和世界首台产品,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中国盾构机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之前我们国家一直无法自主制造,只能引进‘洋盾构’,这期间没少受气。”王杜娟说,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中铁人下定决心,一定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

  “2006年,我正在家休产假,突然接到了单位电话,要组建盾构机研发团队,一听这消息便毫不犹豫满口答应,提前结束休假。”王杜娟说,长期以来,隧道行业跟煤矿、航运业一样,不允许女性直接参与,她便和施工方斗智斗勇,常常进隧道以便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终于,在2008年初,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中铁一号”,样机随后被应用到天津地铁项目,不仅掘进速度快,还把地表沉降控制到了3毫米以内,自此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格局。

  “2014年,总书记来到中铁装备总装车间,在肯定中铁装备的同时,也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就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王杜娟说,总书记的嘱托,让他们更加奋进,不断思考研发中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创新突破的地方,也坚定了他们必须走原始创新的道路,要占领世界掘进机技术的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的决心和信心,他们暗暗立誓,不仅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而且要造世界上最好的盾构。

  “现在,中铁装备已经成长为连续七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研发实力第一,过去两年产销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王杜娟说,当前,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铁装备作为“中国品牌日”的发源地,正在会同河南省共同向科技部争取将掘进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放在郑州,造世界上最好的盾构,为世界隧道建设贡献更好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把职务当作为民服务的平台

    ——访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

  “从辉县市委副秘书长到冀屯镇任党委书记,已经21个年头,这些年,经常有人问我,乡镇那么苦、那么难,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对于21年的坚守,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的回答是:把职务当官位,越当越累;把职务当平台,才能越干越有劲。

  赵化录说,1984年,刚到冀屯镇时,镇里人均纯收入才1000多元,群众都是在土里刨食,没有像样的企业,有的穷得连房子都盖不起。这样的情景让他暗下决心,要像种子一样扎根群众当中,大干一场,把群众带到富路上。

  决心有了,但路子在哪?赵化录用了半年多时间,把全镇33个村跑了不下两遍,在麻小营村,他看到路边三座食用菌大棚,通过和村民攀谈发现,一棚平菇一年能挣七八千,当时便认定,要领着群众种食用菌,共同致富。

  “刚开始,虽然再三发动,但群众怕赔,没人干,于是我就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赵化录说,等到党员们的第一茬菇,一棚能净挣3万多元后,镇里掀起了建棚高潮,到2003年,全镇食用菌大棚达到一万多座,实现了户均一座棚。随后,为了跑销路,他和镇干部一起,顶着西北风,裹着军大衣,挨家挨户塞宣传单,把郑州、武汉、北京的蔬菜批发市场跑了个遍。在这种拼劲下,他们又四下广东、三上甘肃,让上市公司星河生物扎根冀屯镇,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便增加了2000元,冀屯镇也从一个贫困镇变成了全国重点镇、全省百强乡镇。

  “乡镇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来不得半点虚假。”赵化录帮助过的村民不计其数,但在他看来困难群众不能是“一时热、一阵风”,而要有一个长效机制。为此,他们建立了民情日记、代理代办、扶贫帮带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每年把全镇农户走访一遍,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

  “21年来,我有过离开乡镇的念头,也有过3次提拔外调的机会,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赵化录说,选择了为群众服务,就选择了顾不了家,就选择了奉献,这些年,他心脏放了4个支架,但一到洪灾等危急关头、重点项目等关键节点,他和镇里的党员们都会义不容辞地站出来。

  他说,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群众更坚实,没有一种事业,比让人民幸福更高尚,只要组织需要,群众需要,自己便会一直在乡镇干下去。

  这是一句承诺,更是一种信念。

  扎根农村为乡亲 不忘初心报党恩

  ——访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室党支部书记郭光俊

  

  “扎根农村为乡亲,不忘初心报党恩!”郭光俊动情地说,为了报答党恩,报答父老乡亲的哺育之恩,我14岁开始进入梅村卫生室,从一名赤脚医生至今扎根农村53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防病治病。

  “在过去,家乡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12岁那年,家乡脑膜炎流行,因为没有医生,患病儿童因失治而死亡。”郭光俊说,正是家乡这种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乡亲们失去亲人的无助哭喊情景,激发了他青年时代的学医之志。

  1976年6月,郭光俊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我下定决心把自己一生交给党,永远跟党走。”随后,他被推荐到北京、沈阳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共计13年。学习结束后,他谢绝了三家城市医院的聘请,回到贫穷的家乡,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挑水担石、拉砖运土,和工匠们同吃同住,经过4年,建成了一座功能较为齐全的卫生所。

  郭光俊对家乡的每一处土地都饱含深情,他告诉记者,村里的人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了让病人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他经常上山采药,走遍了嵩山的峰峰谷谷。曾经还因为采药跌落悬崖,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支持下,梅村卫生所从1966年建所初期,只有1名医生、1间瓦房,发展到如今拥有32名医护人员,辐射周边省、市的花园式社区卫生服务站,见证了共和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郭光俊说,他自己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走上了“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领奖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还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编辑:王静喆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