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沿习之路|北线·辽宁抚顺:那飘扬的红领巾依然鲜艳如昨

2019-07-10 18:45:50来源:中原网
字号  

  ▲“沿习之路”北线团队到达辽宁抚顺 请点击视频观看

郑州日报↑↑↑

郑州晚报↑↑↑

  

北线.jpg

  中原网讯 抚顺,三面环山、带状伸展,距离省会沈阳不过45公里的路程。这里从容安宁、不徐不疾、有经历、有故事——一位名叫雷锋的人曾在这里生活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然而,雷锋永远留在了这里,同时留在这里的,还有他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力量——一个名字从此与一座城市有了最深切动人的关联。

  

(27)晨曦下,雷锋塑像闪耀出红色光芒-河宁 摄.jpg

  晨曦下,雷锋塑像闪耀出红色光芒。▲

  2018年9月28日上午,正在辽宁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前往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7月6日,郑州报业集团大型采访报道——“沿习之路 我和我的祖国”国家极点寻访报道北线采访团队抵达第三站——辽宁抚顺。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感受着这座城市与雷锋精神的血脉联系,聆听着当代“雷锋们”的动人故事——

  

(65))俯瞰雷锋纪念碑和纪念馆-河宁 摄.jpg

  雷锋纪念碑和雷锋纪念馆外景▲

  “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盛夏,抚顺雷锋纪念馆,松柏苍翠、碑亭耸立。

  位于办公楼一层的抚顺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办公室内,会长邓凤兰正在整理堆在墙角的几摞衣物。体型娇小的她站在快要堆到屋顶的衣物前,显得更加瘦小。

  

(42)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发扬者邓凤兰-河宁 摄.jpg

  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发扬者邓凤兰▲

  “六月份是毕业季,这些都是我们前段时间去大学收的大学生不要的衣物。我们整理好之后,有需要的市民就送给他们。”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普通话”,邓凤兰朗声说道。

  这个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内,衣服占了近五分之一的位置。另一侧的墙上,是一个高50厘米左右的雷锋半身塑像,塑像脖子上的红领巾,红得鲜艳。办公桌后面的墙面上,则挂着层层叠叠的锦旗和奖状。

  

(44))邓凤兰和其团队回收的衣物将再利用给有用处的人,暂时在办公室堆成“小山”-河宁 摄.jpg

  邓凤兰和其团队回收的衣物在办公室堆成“小山”▲

  眼前的邓凤兰,齐刘海,身穿白色雪纺上衣、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5厘米左右的粗跟高跟鞋,说起话来思维清晰,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待人总是彬彬有礼——这样的形象,让人很难相信她已经77岁了。

  是的,邓凤兰和雷锋是同龄人。可以说,邓凤兰的一生都受着雷锋的影响,更是用一生来践行着雷锋精神。

  “雷锋比我大两岁,我小时候特别崇拜他。我听过他的讲座,和他的战友乔安山是好朋友。雷锋去世的时候22岁,我20岁,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候,可以说,雷锋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

  

(43)邓凤兰和其团队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实际上他们更热衷于践行雷锋精神-河宁 摄.jpg

  邓凤兰和团队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实际上他们更热衷于践行雷锋精神。▲

  在《雷锋日记》里,他曾写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邓凤兰可以背诵雷锋的很多文章,更重要的是,她用“学雷锋”来书写自己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人生履历。

  退休前,邓凤兰在抚顺公汽公司当了34年的售票员。在她的车厢里,总是备有毛巾、针线包、常用药等,一旦有乘客需要,她就马上递上去;那时候还没有电子地图,人们出门坐车总会问路,邓凤兰就趁休息的时候去了解抚顺的一个个街道,2000多个机关、学校、医院、厂矿的名称和位置她张口就来……“工作不到五年,我们单位就收到了6800多封给我的表扬信……”

  

(32)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已经与当地人的生活融为一体-河宁 摄.jpg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可对于邓凤兰来说,每一天都是学雷锋纪念日。60多年来,被她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抚顺劳模孙凤英的大儿子车祸去世,小儿子又遭受车祸,为了让孙凤英渡过难关,邓凤兰自掏腰包给她发工资;先后资助了4名儿童,帮他们完成学业;为白血病少女葛昱彤组织善款,筹集了8万多元……

  “8171962”,这串号码是抚顺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的热线号码,看似普通的一串数字,却深深刻在邓凤兰心里:“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了,8月17日开了追悼会,是我们正式告别雷锋的日子。这电话只要响起来,只要我还有力量,电话那头的人就能听见我的声音。”

  

(57)雷锋纪念馆的陈列-河宁 摄.jpg

  雷锋纪念馆内部陈列▲

  年逾古稀,耄耋在望,可邓凤兰还奔走在学雷锋的道路上。“我觉得雷锋精神内涵特别丰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爱岗敬业都是雷锋精神。而我这一生有三乐:以苦为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这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每每被人夸赞年轻,邓凤兰就会笑:“我一不用护肤品,二不吃保健品,是学雷锋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我,人一有劲头,就会显得年轻。”

  

(54)雷锋纪念馆内大厅的醒目陈设-河宁 摄.jpg

  雷锋纪念馆内部陈设▲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不管东南西北风,抚顺人就是学雷锋”。在抚顺,学习雷锋从不过时,学习雷锋一直都是“时尚”。

  在雷锋纪念馆大厅内,一位身形高大的“东北大汉”正在热心地为游客服务。由于太高,他搀扶老人的时候需要弯着腰,看起来很费力。虽然弯腰弓腿,他脸上的微笑却一刻也不曾少。

  

(47)志愿者于敬民身形高大,镜头只能仰视-河宁摄.jpg

  志愿者于敬民▲

  这位身高有188厘米的东北大汉叫于敬民,本职工作是抚顺新钢铁的工人。今年3月份以来,于敬民每周都会来雷锋纪念馆做12~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风雨无阻。

  “我从小就是学着毛主席为雷锋的题词、读着雷锋的日记、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作为一名抚顺人,作为雷锋第二故乡部队的退伍战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在雷锋纪念馆代表抚顺为广大游客服务,我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于敬民说,虽然自己在纪念馆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做的也都是很细小的事情,但如果能通过点点滴滴的服务,让每一个走进纪念馆的人都深切感受到雷锋精神的道德滋养和文化滋润,他会感到由衷地开心。

  

(62)雷锋纪念馆,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河宁 摄.jpg

  雷锋纪念馆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雷锋纪念馆里还有300多位像于敬民这样的志愿者,也许他们都很平凡,但正如雷锋在日记中说的“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些志愿者们,也如同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平凡,却始终散发着乐于助人的光芒。

  “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在每一座城市的上空都有一颗闪亮的“星”,而抚顺的这颗“星”,就是雷锋。

  雷锋在辽宁生活3年多时间,有2年4个月是在抚顺度过。公开发表的雷锋145篇日记中,有120篇写于抚顺。如果说,过去抚顺这座城市曾孕育和见证了雷锋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那么,今天的抚顺更成为坚守和传承雷锋精神并使其不断升华的摇篮。

  

(09)抚顺街头雕塑《风雨行》表述了一段著名的雷锋故事-河宁 摄.jpg

  抚顺街头雕塑《风雨行》表述了一段著名的雷锋故事▲

  抚顺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李强说,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市有雷锋墓、雷锋生前所在部队、10余处承载雷锋经典故事的场所、20余个以“雷锋”命名的单位及40余位雷锋生前战友和雷锋辅导过的学生等,抚顺是雷锋文化资源最丰富、学雷锋活动基础最雄厚的城市。在50多年的学雷锋活动中,抚顺也一直全力打造“雷锋城”——

  在这里,设立了建设雷锋城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学雷锋活动开展;在这里,每年评选10名“百姓雷锋”;在这里,有上千个“学雷锋”民间团队、社会组织……

  

(04)抚顺的夜色中,雷锋的元素分外醒目-河宁 摄.jpg

  抚顺的夜色中,“雷锋”的元素分外醒目。▲

  时光流转,却历久弥新。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抚顺形成了全国最集中、最丰富的雷锋文化资源。

  雷锋是抚顺的一种财富,亦是抚顺人的城市归属感。

  

(10)抚顺市雷锋路-河宁 摄.jpg

  

(11)抚顺市雷锋学校-河宁 摄.jpg
(12)雷锋书屋,读者络绎不绝-河宁 摄.jpg

  

(14)雷锋邮局-河宁 摄.jpg

  

(06)商业服务行业,以雷锋的名义-河宁 摄.jpg

  雷锋与抚顺的关联,雷锋精神与中国人民的关联,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没有褪色、更没有退场。

  你看,雷锋纪念馆的雕塑上,雷锋颈间的红领巾是那么鲜艳……

  

(66)”沿习之路“北线团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雷锋“面前重温入党誓词-河宁摄.jpg

  “沿习之路”北线团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雷锋像前重温入党誓词▲

  郑报全媒体记者 朱建明 河宁 李娜 秦华 朱钰玮 刘国红 张俊 文/图/视频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