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聚焦人体器官捐献:延续生命实现梦想 郑州一直在努力

2019-03-14 09:52:13来源:中原网
字号  

    郑报融媒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

    中原网讯(记者 邢进)“关于死亡的最好结局,就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16岁离世的少年叶沙,就用这种方式,继续在7个人身上“活着”,继续在许多人心上活着。日前,由郑州报业集团旗下冬呱视频摄制的关于器官捐献题材的短纪录片《“一个人”的篮球队》“刷爆”网络,令无数网友为之热泪盈眶:叶沙因脑出血离世后,父母捐献了儿子的7个器官,从而使得7个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而其中的5位受捐者,为了完成叶沙的“篮球梦”,组成“一个人球队”亮相WCBA。这个动人的故事,通过冬呱视频的镜头,传递给了亿万网友。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中青报等媒体纷纷转发和报道,器官捐献这个话题,再次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终末期患者有30多万,而器官移植手术每年只能完成1万例左右,器官捐献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这与相关法规条例的不完善,传统观念的影响、宣传力度的缺乏以及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捐献氛围都不无关系。

    借着叶沙的故事,我们将目光投向器官捐献工作,推出“延续生命,实现梦想”系列报道,详细梳理郑州乃至河南器官捐献工作的方方面面,致敬为之投入和努力的人们,缅怀纪念器官捐献者,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尽力营造良好的捐献氛围。

    2010年至今

    我省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366例

    “2010,张春晓”,在河南福寿园的河南省器官捐献功德碑上,这个日期和名字镌刻在第一行。这个来自驻马店泌阳县的19岁农家少女,是河南省器官捐献第一人,也是河南开展遗体器官捐献以来接受的第一例器官捐赠。河南省的器官捐献工作,由她而始。因缺血性脑病猝然离世后,她的父亲捐出了女儿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分别移植给在病榻上苦苦等待的患者。

    随着次年河南成为全国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省份,郑州市红十字会逐步形成了宣传推动、捐献见证、缅怀纪念、救助激励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进入2018年以来,更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数字是最直观的比照方式:2018年,郑州市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87例,捐献量相当于2011年试点工作开始到2016年的6年总和,占河南省捐献总量的1/2,百万人口捐献率从2011年的不足0.15增长到18.7,增长超过100倍,捐献数量、登记数量、百万人口捐献率均创历史新高。从全省来看,2010年至今共完成人体器官捐献1366例,捐献器官4086个。仅2018年就完成人体器官捐献357例,捐献器官1068个,挽救了1060人的生命。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器官捐献志愿者共12867人。

    推动器官捐献事业发展,郑州一直在努力

    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9个月大女婴离世救两人,成为河南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登封男孩车祸身亡后,父亲捐出器官令两人重见光明,三人重获新生;中年男子耿斌右眼意外受伤失明,他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成为河南首例活体眼角膜捐献者……捐献者的无私与大爱成就了这些故事,延续着一个个宝贵的生命。亦有很多人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能量,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搭建起生命延续的通道和桥梁。

    郑州市红十字会分管器官捐献工作的副会长汤震说,为了提高人体器官捐献的知晓率,历年来,郑州市红十字会利用清明节、“5·8”世界红十字日、重阳节、春节等纪念日,广泛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放置宣传栏,方便群众了解捐献流程。联合移植医院在下辖各县市区同步展开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会议,向基层医护人员及红十字志愿者讲解人体器官捐献政策、流程和知识,构建宣传长效机制。

    自2015年起,郑州市红十字会陆续有4名工作人员取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质,他们深入全省6家移植医院一线,保证捐献协调见证任务的圆满完成。

    做好对捐献者及其家属以及登记捐献志愿者的人文关怀工作,不仅可以告慰逝者、抚慰心灵,还可以向社会弘扬器官捐献的大爱精神,激发心中善念,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郑州市红十字会在参加全省每年缅怀纪念活动的基础上,还在新郑市福寿园建立了“郑州市红十字纪念碑”,每年清明组织捐献者家属、医护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缅怀人体器官、遗体及组织捐献者。

    帮助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 彰显博爱精神

    人体器官捐献者95%以上都是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每个捐献者家庭或多或少地都面临着巨额医疗费的负担,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等实际的生活困难。器官捐献工作并不是在器官捐献完成之后就戛然而止,而是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困难捐献者家庭,特别是孤儿寡老的家庭进行人道慰问,及时回访、了解并协调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广泛筹资开展捐献者遗孤的爱心定向助学活动,通过定向助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解亲人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伟大意义,引导他们立志成才、回报社会。

    丽丽(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数年前,她的父亲在打工时意外身故,捐出了器官救人。而单亲家庭的丽丽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郑州市红十字会对她的定向助学一直持续着。2018年夏天,丽丽考上了大学,选择了护理专业,令红十字会的叔叔阿姨们十分欣慰。

    在无数人的默默推动和努力下,截至2018年底,郑州市已成功实现人体器官捐献案例528例,捐献大器官超过1500个,眼角膜50余例,挽救了数以千计重症患者的生命或使其重见光明,极大改善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幸福指数。郑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汤震表示,这一例例捐献是中原博爱精神的彰显,是郑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诠释。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