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奋进“郑”中心 管城区: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2018-10-24 14:55:58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当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来临,时间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从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迎来了40周年。这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40年,这是飞速发展、翻天覆地的40年。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进程中,郑州管城回族区不懈奋斗,激起一朵朵坚毅前行的“浪花”。

  细述四十年,说不尽的“变”。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300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3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0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97万元攀升至2017年的31.1亿元……经济数据之变,折射的正是管城回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活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奋进新时代,管城回族区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强音”: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坚持“文化立区、产业兴区、基础强区、生态靓区”四条战略路径,努力将管城回族区建设成为国际商都文化核心区、高端商贸业态创新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奋力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新形象、谱写新篇章。

  襟怀城墙,楼宇林立,管城回族区古今辉映,活力四射

  文化立区

  铸造郑州城市之魂

  想看最早的郑州?非管城回族区莫属。作为郑州的老城区和中心城区,管城回族区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3600年前,管城就是商代都城——亳都,也是已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有城垣的国都,可谓“郑州之根”。郑州商城遗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为郑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重要的文化载体支撑。

  “商都”已成为郑州这座城市永远也无法抹去和忽视的文化标识。留存历史印记、守护城市灵魂,乘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劲东风,在郑州这片古老土地上,一项彪炳史册、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如火如荼。

  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2016年8月以来,管城回族区立足“展示郑州厚重历史、承载郑州文化传承、铸就郑州城市之魂”的定位和使命,果敢担当,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克难攻坚,在2.52平方公里的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内重点启动了“两院”(郑州商都博物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二期、亳都古巷、塔湾古街、夕阳楼和书院街6大片区改造项目。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坚持“文化立区”,立足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承载文脉传承,按照“三年现风貌、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成品牌文化区”的总体要求,管城回族区以打造华夏文化名片、省会文化高地、国家中心城市会客厅为目标,充分挖掘保护和展示利用商都文化元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高站位招商运作,努力把商都历史文化区打造成为有文化、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产业、有生态的国际商都文化核心区。目前,商都历史文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终期评审方案已编制完成,项目一期建设投资高达80亿元的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全面铺开,城墙本体保护等4个项目顺利开工,书院街、夕阳楼、“两院”二期三个片区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计划2020年“两院”开馆、亳都古巷开街。

  此外,管城回族区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按照“以文兴旅、文旅带商、商旅承文”的理念,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实现由“软实力”向“硬产业”的转变。

  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徐徐铺开。挖掘城市传统内涵、重现千年商都风貌,管城回族区抢抓机遇、务实重干,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引领,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让人们出行更方便

  产业兴区

  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区域竞争力的根本体现。

  在管城回族区东南部,当年贫瘠的农田和荒芜的沙砾已不复存在,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尽收眼底。近年来,管城回族区坚持“产业兴区”战略路径,将产业培育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让传统动能不断焕发生机,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积极构建具有管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今年,管城回族区围绕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谋划重大项目220个,总投资超过2900亿元。坚持“五比五看五加快”项目建设绩效考评机制,将各项工作的观摩、评比、考核全面量化到具体项目上,确保全区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超579亿元。

  位于郑州火车站时尚商圈核心地段的大观国贸

  在经济新常态下,管城回族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业。中心城区突出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这个龙头引领,外围城区加快国香茶城、商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着力形成内外呼应、新老城互动的产业格局。

  做优实体商贸业。打造传统商贸转型示范区,以中心城区商圈内的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商贸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目前,银基商贸城是亚洲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以中部大观、锦荣商贸城为代表的服装贸易产业实现智能化集群发展;以中原黄金珠宝交易中心、金城国贸为代表的楼宇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全区各类商务楼宇达66座,累计入驻企业4800余家。

  做大现代物流业。郑州传化公路港项目主体已竣工并同步开始招商,中国储运(郑州)物流产业园、张仲景大药房总部及配送中心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有效发挥了龙头带动和产业引领效应,辖区“小散乱”物流企业全面整合提升。目前,管城回族区正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的区域总部和结算中心,壮大物流总部经济规模,打造空港物流综合配套区,力争将商都物流园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东南片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平台。

  做稳都市型工业。继续稳固以汽车玻璃制造、黄金珠宝设计加工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基础,加快郑州福耀玻璃高新技术生产线投产力,力争今年高新技术总产值突破320亿元;完善黄金珠宝产业链条,确保中原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年内投入运营,加快打造千亿级黄金珠宝产业集群;以中国邮政(郑州)跨境电商产业园为孵化平台,着力形成跨境电商企业集聚效应,力争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90亿元。

  聚焦主业,做强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管城回族区的转型升级之路,步履铿锵,波澜壮阔。今年上半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0.1∶19.8∶80.1。

  中原茶文化地标——国香茶城

  基础强区

  夯实基础扩容提质

  “刚开始改造时,总是感到影响生意。现在环境好了,心气顺多了!”位于未来路与德风街路口的“豫东老袁家胡辣汤”的老板袁先生看着洁净如洗的街道,不由露出欣喜的笑容。

  一条条精品街道构筑起了管城回族区新的城市风景线。今年以来,管城回族区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以整街坊靓化整治为手段,致力打造高标准、高品位、高品质的精品街道。

  建设精品街道只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的缩影。管城回族区坚持“基础强区”,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按照“补短板、强基础、提品质”的方向,提升外围城区基础承载能力和建设速度,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内外联动、协调发展,加速新城崛起、老城更新。

  基础强区,提质发展,着力夯实区域发展“硬基础”。

  生态水系建设让管城四季景美清水长流

  提升规划和用地水平。在中心城区,着眼项目建设和城市设计,以提升商业和交通承载能力为重点,合理确定项目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大力推进新建道路地下雨污水分流系统和商都历史文化区地下管廊建设;在南部新区,着眼群众回迁和高品质社区打造,以提升人居和公共服务承载能力为重点,逐步扩大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应用覆盖面。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完善综合交通路网,着力打通新老城区交通“肠梗阻”,全年道路修建里程149公里,轨道交通3、4、5号线站点建设全面铺开,实现“域内畅通、域外联通”。选取6大片区实施整街坊靓化工程,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支路、老旧小区进行高标准的升级改造。加速推进安置房建设,以十八里河安置区为代表的精品项目成为全市安置房建设的样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的普惠共享正逐步实现。

  位于紫荆山商圈的新世界百货

  基础强区,提质发展,着力优化区域发展“软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围绕“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的总体目标,管城回族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制定“一次办妥”事项清单,构建“一网通办”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坚持以人为核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管城回族区正在上演一出出“颜值”与“气质”并重的“变形记”。

  中原国际黄金珠宝交易中心入驻商家上百家,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新需求

  生态靓区

  彰显区域独特魅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生态靓区”战略路径,管城回族区积极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形象相匹配、与城区空间结构相衔接、与群众美好诉求相适应的良好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管城。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管城回族区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原则,全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

  打好蓝天保卫战,以“三治本、三治标”为总要求,坚持精准施策,开展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科学增设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全面掌握辖区污染状况和类别;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推进扬尘污染、“散乱污”企业、燃煤、工业、机动车等综合治理,力争2018年全区优良天数不低于195天,PM2.5和PM10浓度分别同比下降5%。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认真落实“河长制”,规范沿河排污口巡查及治理;突出截污治污,做好潮河上游村庄截污工程、郑州市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二期)等10个项目建设;建立城市黑臭水体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全区水质持续改善。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污染底数,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进程。

  “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管城回族区积极实施全域增绿行动,让区域更具绿意、更富诗意。利用三年时间,计划总投资超35亿元,构建全域连片的绿化网络。南部城区,重点围绕“四河两库一渠”水系和南部道路路网,加快实施整片区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力争建设至少2个千亩以上的郊野公园。中心城区围绕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新建游园、微游园45个,新增绿地100万㎡,着力构建城区绿色生活圈,丰富生态网络“毛细血管”。

  生态靓区,居者心悦、来者心怡,管城回族区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

  管城回族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200余处。图为郑州文庙一角

  历史是永不停歇的车轮,梦想是照耀未来的明灯。

  鼓荡激情扬征棹,且破巨浪乘长风。阔步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管城回族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朝着实力强、魅力显、活力足的人文管城、商贸管城、和谐管城、美丽管城加速前进,不断为郑州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让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郑州市人民路商城遗址公园里,那尊伫立的商代大鼎巍然屹立,印证着管城回族区的辉煌历史,也必将见证管城回族区的光明前景。(通讯员 娄璞)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