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一个铁盒子在郑州火车北站空中飞了47年 如今将退休

2017-11-24 17:55:28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一个铁盒子空中飞了47年

  中原网讯(殷海涛 通讯员 朱和光)郑州北站南北长6630米,东西宽800米,占地约5.3平方公里,素有“十里站场”之称。在这里,一趟趟列车穿梭股道的轰鸣声,缓行器与车轮摩擦的吱吱声,对讲机内工作人员的沟通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编组场上独有的“乐章”。

  在这编组场的上空,一个铁盒子带着“嗡嗡”声悄然划过,为这编组场“乐章”增添动人音符,它就是郑州北站自主研发,并在全国第一个投入使用的货票自动运输设备——送票机,郑州北站职工都称它为“十里站场”上的“小飞机”。

  路外人士可能有所不知,每一节装载货物的车辆都会有一张自己的“身份证”,上面记录着发站、车种、货物品名、载重等信息,路内称其为货票。一列货车平均55节,就会有55张“身份证”由司机携带,随车一同去向最终目的地。在运输的过程中,列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编组站,然后经过解体、编组等技术作业,将去往相同方向的列车进行重新编组,而货票也需重新排列,开始从到达场——调度分票室——出发场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货票自动传输机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夜幕下仍在“飞行”的小盒子

  横空出世,让货票“飞起来”

  8月30日8时,一大早,编组场就忙碌了起来。一列列车驶入郑州北站下行到达场,外勤贾耀斌从运转车长手中接过货票,货检员李超与运统一、现车相互对照认证,做到“三相符”后,将货票捆扎好,放入货检室票机台上的“小飞机”中,锁好票机锁,按下通电按钮,“嗖”的一声,票机就“飞”向调度室,在调度室进行下一步作业。

  李超指着运行中的“小飞机”说:“以前没有送票机的时候,全是人工送票,一屋子坐的都是人,一上午时间全都出去送票去了。自从有了送票机,一个班我一个人就够了,动动手指头,货票就能送到下一个岗点了。”

别看它整天飞来飞去,其实它很重。

  送票机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由原北站调度车间职工张金玉和维修车间职工王顺兴共同发明并投入使用。当时不仅郑州北站,在铁路各个编组站都是人工送票,职工们将货票装到大帆布包中(多的时候一包货票重达五、六十斤),步行或骑自行车穿越编组场送到调度室、出发场,人工送票不仅存在人身安全、作业效率低等不利因素,还会占用大量人员,仅一次送票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

  而送票机的诞生也是一次偶然机会,调度车间职工张金玉去黄山旅游乘坐缆车,缆车的构造给他了灵感。回来后,就和维修车间职工王顺兴一起捣鼓起来,车站对此大力支撑,在他们发明出样机后,积极争取原郑州铁路分局的支持,投资10余万元,建成了上下行货票自动传输系统,线路总长10余公里,票据传输速度比人工缩短一半,且安全方面更是有所保障。70年代初,“小飞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因其安全、高效、便捷的特点,被全国各大编组站借鉴使用。

打开盒子,放入货票。

  风雨无阻,让货票“旅行”快起来

  8时10分,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为燥热的编组场送来了些许凉意。在调度室票机台,助理调度员苗露打开票机锁,取出货票,将票机的转向开关板置反向运行位置,按动打票按钮将送票机送回货检室,以便下趟货票传输。苗露从票机台将货票抱回调度室,按计划对票进行重新排列。

  “以前听老师们说,雨雪天气的时候,人工送票都要提前准备好抹布。收到票第一件事就是把货票擦干,不然货票全黏在一起,根本没法分。”正在分票作业的苗露说道。

  早期人工送票时,对于送票人员来说,晴天还好些,要是下雨、下雪就麻烦了,路上积水积雪,只能步行。并且在送票过程中,帆布包一旦进水,就会导致货票被雨水浸泡,小则货票内容不清,大则货票破损,给分票、核对票据人员造成极大不便。

爬上电线杆,拿下铁盒子。

  到达场有时最多要运送七八列的货票,每一列都是厚厚的一捆,常常一个帆布包都装不下。在运送过程中,一个小颠簸就可能会导致某一捆货票掉落,送票人员将货票送至岗点发现遗失,还需原路返回寻找遗失货票,如果寻找时间过长,必定会影响车站发车。

  经过多次技术革新,现在的“小飞机”已经趋于完美,通过票机扣、卡簧锁和防雨罩确保货票的安全、完整。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会有“闹情绪”的时候,票机班维修工就是“小飞机”的“心理医生”。通过每天早晚两次检查,确保“小飞机”的正常“起飞”;通过室内配电柜实时监控“小飞机飞行情况”;每个月一次线路巡查,清除侵线树枝,确保“航线”畅通。一旦发生故障,他们就立即赶赴现场,使用钩机杆或爬杆作业对票机进行抢修。不论酷暑严寒,票机维修工都与“小飞机”一同保障着货票运输速度与安全,“小飞机”的功勋章里也有维修工的一半。

  曾功勋卓著 如今将退出历史

  货票按计划重新排序后,交由车号员,按编组表审核无误后,放入票机,“飞”向下发场。“别看‘小飞机’个儿不大,他‘肚子’老能装货了。最多能装50多斤的货票呢,而且速度一点也没有影响。”车号员李洪达说。

  送票机由调度室发出约18分后,到达下发北车号房,经过整理后,再通过送票机发至下发南车号房,货票进行最后整理就送到运转司机手中,等待发车。送票机整体运输时间不到半个小时,相较人工送票,速度提升了一倍以上。

  郑州北站作为亚洲较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主要担负着南北京广、东西陇海四个方向货物列车的到发、改编作业,其中有调作业量占72%,解编量居全路第一位。日均接发货物列车500列,日均办理24000多辆。曾创造了最高日办理车31722辆的世界纪录,有句话曾这样形容“郑北一发烧,全路都感冒”,凸显着郑州北站的重要性。

  该站调度车间总站调杜斌说:“平均十五分钟我们就会发出一趟列车,现车与货票作业需同步进行,有时发车时间就在那短短几分钟,一旦错过就要影响车站整体作业节奏,甚至影响正线列车运行,所以不能有丝毫延误。一天‘小飞机’来回20趟,为作业人员节约近10小时作业准备时间,还让核对票据人员有充分时间认真核对,为列车能够准确、准点发车留出充沛时间。”

  如今“小飞机”已陪伴郑州北站走过四十七个年头,“起飞”30余万次,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大大缩减缩短了货票运输时间。不论烈日严寒,它都安全准确的将货票送达,为郑州北站的增效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了解,为促进铁路开展大物流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在不久的将来铁路将全面推行电子运单及电子货票业务,实现无纸化传递运单和货票。专门为货票传输建造的“小飞机”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回顾“小飞机”陪伴车站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北站人将永记心中,在郑州北站的站史展示厅中,将有一个明亮的展柜,一直留存着“小飞机”的身影。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