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全国人大代表王绣:探索文物集中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

2019-03-08 08:10:14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郑州全媒体记者 赵柳影/文 马健 宋晔/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物遗产丰富的洛阳又该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与城市融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认为,传统文化要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文化质量,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俯下身,扎根人民、脚踏实地。

传承优秀文化

唱响中国故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王绣说,多年来从事文博工作,她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国家在大遗址保护工作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150处大遗址文化保护中,洛阳有6处遗址,近10年来,我们在探索发展合理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使之融入城市的发展建设中。”王绣说。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河交汇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王绣说,河洛文化在贸易、交流中不断完善发展,唐三彩、书画、牡丹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她非常希望河洛文化能够走出去,唱响中国故事。

利用文化阵地 创新宣传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沛时期。从产量上说,诸多数据稳居世界第一。然而,繁荣背后不乏隐忧,不少文艺工作者以经济效益为创作出发点,身陷拜金主义泥潭无法自拔。

王绣表示,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大,以及从业者创新宣传形式,从争睹国宝的“故宫跑”到中国馆蜿蜒的“世博长龙”,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节目引发热议,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少知音和追随者,只是需要越来越多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

王绣呼吁,艺术工作者要肩负文化担当、创新文化视野,讲好每一个把传统文化推向台前的鲜活的中国故事。“各个文化文艺平台都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阵地,从娃娃抓起,传承、传播、宣传好优秀民族文化。我们将利用好博物馆这块文化教育阵地、重要的文化窗口,多办一些展览,尤其是对青少年非常有益的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对一些历史文化多一些感受,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教育青少年。”

王绣还建议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

只有扎根人民

创作才能获得不竭的源泉

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对此,王绣深有感触。她认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而要“脚踏实地”,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俯下身,扎根人民、脚踏实地。

建议研究出台 国家文物补偿制度

作为闻名全国的“古都”,洛阳历史悠久、文物遗产丰富。那么,该如何对洛阳本土文物进行保护?如何加强文物遗产和城市发展相融合?

近年来,洛阳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资源,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功创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河洛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保障,也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矛盾难以避免。王绣说,洛阳很多大遗址位于城市建成区或城乡接合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大遗址的威胁不断加剧,点多、面广、线长的遗址保护也给管理工作和基础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另外,考古、规划、科技保护等基础工作薄弱;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限制了大遗址保护综合效应的发挥。

“建议将洛阳等遗址分布的集中片区,划设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制定新的发展政策,帮助地方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路子。”王绣说,同时,研究出台国家文物补偿制度,包括洛阳在内的各个大遗址片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文物密集分布区域,保护和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希望国家尽快研究制定文物保护补偿政策,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过程中,从土地置换、容积率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此外,王绣认为国花是一个国家文化形象的生动名片,是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国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我国目前还没有确定国花,建议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