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代表委员聚焦教育话题:明确家校分工 减轻家长负担

2019-03-04 07:40:08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郑州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再次聚焦教育话题,从招生制度改革、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减轻家长负担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招生制度改革

“国考+校试” 构建硕士研究生考试新模式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期间多次发生出错试题、错装试卷、试题泄露等事件,现行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也随之屡屡引起热议。

“现行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曾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公众也对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认为,现行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

譬如,为追求就业率或考研率,教师对考研本科生旷课或课上备战考研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考研学生开绿灯甚至考试“放水”。本科四年实则成了二至三年读本、一年至两年考研,严重冲击了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而且,硕士入学考试的公共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命题,但是考试却由具体考点承担。试卷的投递、安全保管、分发和回收等环节众多,给考务组织部门带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列为改革试点项目。张改平建议,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硕士研究生高质量的选拔为原则,统筹考虑本科人才培养与硕士研究生选拔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优化初试,强化复试,构建“国考+校试”的两段考试模式。

国考方面,建议参加对象可为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以及符合相关条件社会考生;科目包括英语、政治、数学、科技写作,一年考一次,建议安排在9月第一周周末举行,方便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备考;成绩有效期可设定为2~3年,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合格证书。

校试方面,建议参加对象为大学四年级学生及符合相关条件的社会考生;考核方式为笔试、面试联考,笔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创新情神与创新能力等;一年一次,建议安排在每年3月份的周末,以方便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复习备考。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建设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 全面提升师范教育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关注的是师范教育的发展。他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赵国祥介绍,我国师范教育形成了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备的课程体系、成熟的培养模式和充足的实习实践基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但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譬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约占普通高校总数的1/5,但在39所985高校和42所一流大学中,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入选,112所211大学中也只有8所师范大学入选;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化办学的道路,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转型之机变成综合性高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众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及其招生数量远远超过师范专业。

赵国祥建议,在全国教育经费总体有限的情况下,从四个方面加强师范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师范教育水平。

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师范教育升级版;遴选和建设一批示范性师范专业,为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树立标杆。

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重点倾斜,增强其办学活力。

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支持机制,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保障其办学经费需求。

通过提前批次录取、增加面试环节和二次选拔等方式提高生源质量,把好入口关;把立德树人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好培养关;加强对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学科知识与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等的考核与检测,把好出口关。

关键词

“减负”

明确家校职责分工 减轻家长教育负担

“一些本应由学校、教师完成的教育任务,陆续转移到了家庭,尤其是在学生作业方面,普遍存在着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强制‘摊派’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为家长“减负”。

李光宇说,这些“额外的工作”让家长没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家庭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譬如孩子体质的提升、人格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等,同时也会影响亲子关系。另外,这些“额外的工作”既模糊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责权界限,也加剧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家庭和学校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承担起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任。”李光宇说,教育减负不是把问题和负担推给家长,而是应该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质,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重任,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职责。他建议,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职责范围、减轻家长教育负担。

他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配合的系统指导文件,明确家庭、学校双方各自的教育任务、职责,促使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其中应明确要求:严禁学校硬性要求学生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试卷等学习类资料,取缔家长在学生作业上签字确认的现象,严禁学校要求家长到校从事打扫卫生、执勤站岗等工作。

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学校应利用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和宣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切实为家长“减负”。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