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新年新气象 记者走基层

2018-02-23 07:19:12来源:中原网
字号  

    婆婆不再打牌

    成了村舞蹈队的主力队员

    4年前的那个春天,怀着希望和憧憬,我们进行了旧村拆迁。4年后的这个春天,徜徉在美丽宽阔的小区里,万家灯火迎来乔迁新居的第一个春节。

    年三十,在马寨镇刘胡垌安置区装修好的新房里,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包着饺子,唠着家常。91岁的奶奶喝着茶水,看着刚买的大电视,每条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二叔喜气洋洋地打来电话,说在外安家的儿子今年也回家过年了,直夸家乡变化大,“以后回家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小车直接开进家”。

    吃完年夜饭,婆婆换上漂亮的衣服准备出门,“又去打牌?”“打牌?”婆婆不屑地瞟了我一眼,“难道你不知道我早就不打牌了,现在我可是村舞蹈队的主力队员!”“不赖不赖。”看着精气神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婆婆,我竖起了大拇指。“想不想看看我的表演?”一旁神秘侧笑的公公甩给我一个自信的眼神,“您?不会也参加舞蹈队了吧”“那倒没有,不过跟几个老哥报了书法班,跟着老师专门学习,现在大笔也能挥上几个”。

    看着他们的笑脸,我感慨万千。4年前,刘胡垌村是一大片低矮平房,老公开着小QQ七拐八拐拐到了家门口,门口的土路一遇下雨天就变成泥潭。过年吃完饺子,人们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串门去打牌。而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通过合村并城,村民摇身一变成了新市民,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和居住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各种文化惠民活动、民生文化建设的投入,更加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在良好文化环境的滋养下,每一个新市民都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郑报融媒记者 蒋晓蕾)

    火树银花 渑池小城“年味儿”足

    每年春节,记者都要回老家三门峡渑池县过年,2018年春节也不例外。

    这座小城,听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这里有历尽沧桑的秦赵会盟,蔺相如面对强秦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这里更有七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孕育了多少享誉海外的仰韶儿女。

    这是一座穿古越今的千年小城,更是一座雄姿勃发的靓丽新城。

    今年过年,对老家人来说,比近郊游更为热衷的是夜游霓虹闪烁的亮化景观和民俗表演。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放眼望去,渑池的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韶州路、新华路、黄河路、会盟路、仰韶大街两侧火树银花,春节浓郁的喜庆劲儿拂面而来。2017年韶州路的建成通车,一下子拉近了渑池和义马的距离,不少义马人新年晚上驾车到渑池看美景。

    “打铁花、秀杂技……”今年渑池柳庄村的新春民俗游火爆,大年初一严重堵车,不少人半路折返。

    这趟回家过年,同学、亲戚相聚,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渑池的飞跃发展,大城市里有的休闲配套、绿地生态在渑池都逐渐丰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生活无比惬意。(郑报融媒记者 王亚平)

    陕州地坑院

    民俗文化闹新春

    “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这是流传于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曾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的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018年陕州地坑院新春灯会上,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一边触摸着魅力深厚的历史,一边欣赏着精彩夺目的灯展,传统与新意相融的民俗文化让八方游客陶醉其中。(郑报融媒记者 赵文静 文/图)

    春节快递不打烊

    便把他乡当故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让许多在外拼搏的人们都踏上了归乡之路。然而,在这举家团圆的时刻,却总有那么一群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独自品尝“一个人”过年的孤单。

    2月12日,家住巩义赵登科的妈妈因为一位“陌生人”的拜访,潸然泪下。

    赵登科是苏宁的一名快递小哥,常年在外地工作,因为送货速度快,也被人们称之为“苏宁火箭哥”。今年春节,为了保证春节配送不打烊,不少快递员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不停在路上奔跑,只为将人们的春节礼物快速送到身边。赵登科亦是如此,为了快递网点正常运转,他选择留在外地过年。

    “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了我儿子一样。”赵登科的妈妈一边对前来拜访慰问的苏宁员工说着,一边用手擦拭着不由自主流出的眼泪。“谢谢你代表我孩儿来看我,我知道他在外工作不容易,我支持他。过年不回来,我们不担心啥,就是怕他累着,怕他熬夜,怕他吃不好……”赵登科妈妈话语中透露出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常年在外奔波的赵登科,鲜少陪伴父母,但他每个月都会给父母寄一笔钱,并在电商网站上给父母置办洗衣机、手机、冰箱等家电,只为了让腿脚不太灵活的父母过上更方便的生活。

    这个春节快过完了,像赵登科一样的他们遥望故乡,归期未定……(郑报融媒记者 张倩)

    一台“村晚” 一场乡愁

    每年的年三十晚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准时与大家见面,春晚已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年夜饭”。春晚大家年年看,但是“村晚”看过的人还真不多。今年春节期间,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各村兴起了“村晚”潮流,农村群众以文化艺术形式展示了新农村跨入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

    大年初二,夜幕刚刚降临,杨桥办事处娄庄村便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赶到“村晚”现场,“村晚”现场早已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曲《新贵妃醉酒》拉开了“村晚”的序幕,歌曲、相声、小品、二胡独奏等应有尽有。没有华丽的舞台,但表演者却演得认真,观众看得投入。掌声、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自导自演的节目,看起来更让人感到亲切和有趣。

    在外务工的村民王福建专门赶回来,参加“村晚”并为父老乡亲献上自己的拿手节目,一曲饱满深情的《父亲》感动了在场的父老乡亲……对于他来说,参加“村晚”只是自己重新“入乡”的开始,家乡越建越美,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创业正当时。与此同时,万滩、杨桥、台肖、孙庄、永定庄等村也在上演着自己独特的“村晚”,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新春佳节,讴歌党的好政策、新农村的崭新变化,弘扬着文化气质和暖暖的正能量。(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娄秀芹 吴汪艳)

    水泥路修到了咱乡村

    我的老家在豫南乡村。过去交通不便,回一趟老家,坐火车之后要坐汽车,几经辗转,很让人感到疲惫。2018年春节回家,因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我感受到的是另一番光景。

    农历腊月二十八,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情,我带着妻小一起踏上了回老家的行程。从一条高速转到另一条高速,没有了等车的焦急,也没有了堵车的烦恼,我们一路顺畅从郑州赶到信阳地界。

    出了高速收费站,本来有一条路是216省道,可以通往家乡,但我用高德地图搜索,发现了一条新路,居然比走省道更近。既然离家很近了,那就试试新路吧。

    新路入口是一个叫北庙的地方,道路两旁不远处就是农田。道路看上去很新,全是水泥路面。尽管不是很宽,但通行一辆小客车还是可以的。我们驾车跟着导航指引,一路往前开,中间有一座桥跨过了淮河的支流白露河。

    这里要说一下白露河。它是靠近我家乡最宽的一条河。小时候,家乡人往北到大一点的城市去,必须跨过这条河。而当时过河的交通工具是渡船。骑自行车、拉架子车的人,要先把车子推上渡船,过了河,再推上岸。如今,河上修了桥,我们开着车不到半分钟就过去了,真是很爽的体验。

    回去后,把一路的经历说给村里人听,没想到引来了更多的赞叹:“这算什么,你去看看我们村里的路,都已经修到了田间地头啦。”

    大年初一,我和堂兄弟几个一起去村里给老人们拜年。走在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上,兄弟们各自回忆起过去上学时走泥巴路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郑报融媒记者 黄永东)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