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时政中原网> 新闻中心 注册登录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郑州构筑人才高地进行时

2018-04-23 09:08:01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徐建勋)昨日,河南日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郑州:构筑人才高地进行时》,报道郑州市委、市政府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开放胸襟,求天下英才,建人才高地,兴发展大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由郑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带队的郑州市人才政策推介团格外引人注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海内外人才、优秀企业家当即表达了“去郑州发展”的意愿,一批项目现场签约……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的获批建设,郑州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的渴求也更加迫切。如何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作用?郑州市委、市政府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开放胸襟,推出了富有含金量和竞争力的“智汇郑州”人才新政。求天下英才,建人才高地,兴发展大业。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完善人才体系

着眼于扩大人才政策覆盖面,提升竞争力,郑州市委、市政府汲取先进沿海城市经验,把政策的顶层设计作为重点,突出广泛性、普惠性、统筹性,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实施七大专项计划,构建了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全方位用才的政策体系。推出的顶尖人才(团队)引领计划,对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和“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设立100亿元的创新创业基金,对顶尖团队给予扶持。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则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等产业,对地方级领军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技师,发放3年生活补贴。还实施社会事业人才荟萃计划、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等。

为把好政策落实好,郑州市按照“时间最短、流程最简、要件最少”的原则,制定18项流程指南;开设热线52条、窗口99个,公安户籍点开辟专窗169个;开发申报平台系统,3分钟即可办完手续;推出“智汇郑州”APP,提供网上优质服务……政策落实通道打通,引人成效日显。

搭建载体平台 人才发展天地广阔

产业是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郑州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晰产业方向,突出项目带动,强化精准招商,上汽集团、惠科面板、新华三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科创谷、科学谷等重点产业平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家底”越来越厚,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去年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郑州跻身全球竞争力百强城市。

强力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精心打造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入驻企业3680家、孵化器254家,全市“双创”人员突破8万人。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加快建设,覆盖面持续扩大。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载体,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财政补贴,为人才成就梦想提供全方位支持。

加快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制定《郑州市科技型企业成长路线图助推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提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55家,科技型企业达3242家。

全力打造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国家专利河南审协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高效运行,诺贝尔奖“厄温·内尔工作站”“丹·谢赫特曼工作站”相继落成,浪潮高效能服务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中心建成投用,量子与可见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浙江大学郑州技术转移中心等6家服务机构成功引进,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落地挂牌。郑州的技术成果转化速度不断加快,优势愈益彰显。

破除制度樊篱 人才活力不断增强

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郑州市招数连连:

在引育机制上下功夫。打好“乡情”牌,聘请施一公等12位“豫籍”人才担任“人才特使”,“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吸引更多“豫籍”人才造福桑梓;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力度;发挥好中介作用。

在管理机制上重创新。在航空港区开展人才服务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国际引智展示中心”人才引进服务综合平台;在高新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扩大用人自主权,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在郑东新区智慧岛依托15所高校创新研发基地、4家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医疗卫生领域制定人才引进、培养和考核办法。

在评价机制上做文章。对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重群众认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对专业技术人才重业内和社会认可,实行人才贡献项目化评价,构建了以业绩为重,涵盖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评准评实、评出成效。

在激励机制上求实效。健全期权、技术入股、股权等多种形式激励机制,增加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支持高层次人才产品市场推广,设立“商都英才奖”“商都友谊奖”“商都伯乐奖”,有效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

提升服务品质 人才生态更加优化

人才扎根,有赖于良好的人才生态。郑州市把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想在先、做在前,营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情的人才生态。

开辟人才服务“快车道”。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依托99个人才服务窗口,配备服务专员,明确办理流程、办结时限,为高层次人才在落户、居留签证、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搭建合作交流“朋友圈”。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会,提供了人才交流平台,放大了人才聚集效应。目前,市人才办正会同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打造“智汇郑州”人才之家,为青年人才搭建沟通联谊平台。

帮人才置下“安乐窝”。对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提供300平方米、200平方米免租住房,在郑州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无偿赠予。对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突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建设2.5万套公寓,供人才居住。

加快服务体系“信息化”。完善集教育、卫生、房管、公安等服务资源在内的“智汇郑州”APP服务平台,筹建人才综合服务指挥中心,打造“一库一网一热线一平台”,实现服务进度实时跟踪、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服务质量全程监控。

突出政治引领 人才合力广泛凝聚

适应人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越来越大新形势,郑州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高度统一。

强化教育引导。探索建立以“爱国、奋斗”精神教育为主、专项专业专题培训为辅的“一主多专”培训模式,对党员人才实行人事关系与组织关系同步接收、党性教育与组织生活同步进行,强化“智汇郑州”微平台等载体正面引导作用,守住舆论“主阵地”。

强化吸纳功能。把好“引才关”,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德才兼备;增强“吸纳力”,在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域加大发展党员倾斜力度,优先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提升荣誉感,推选社会责任感强、影响力大的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通过政治关怀,增强人才归属感。

强化联系交流。坚持和完善党委直接联系服务高端人才制度;建立政策形势通报、专家建言献策等机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高端论坛,切实把优秀人才凝聚到各项事业中来。

汇聚四海英才、广纳八方贤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明天必将越来越美好!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