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注册登录

我国将取消死囚器官捐献 自愿捐献成器官移植唯一渠道

2014-12-05 06:57:34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中原网讯(记者 邢进 谷长乐)12月3日,在昆明举行的2014年中国OPO联盟(昆明)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宣布,中国将在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这意味着今后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渠道。

  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在器官资源短缺,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取消死囚器官捐献,未来器官移植事业会向何处发展?对此问题,郑州晚报记者采访了器官移植相关专家。

  政策

  明年起,人体器官来源只能采用公民捐献

  12月3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教授在“2014年中国OPO联盟(昆明)研讨会”上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近年,为了打击人体器官买卖,规范器官移植,国务院出台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建立了依托计算机系统分配器官的捐献系统。

  2013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原则。

  2014年4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正式开通。

  11月,黄洁夫在杭州举行的2014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上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未来还将出台新政,对目前拥有器官移植资质的169家医院,如不开展公民身后捐献器官移植项目,将被吊销器官获取和移植资格;私下分配器官的医院,或使用国家器官共享系统以外来源器官开展移植手术的医生,也将被取消资格。同时,凡器官移植质量差、造成患者死亡的医院和违法买卖、私下为外国人移植器官的医生和医院,都将被吊销资格。

  随着中国走向法治化的改革进程,器官移植事业走向法治化是大势所趋。

  现状

  中国器官捐献供需比较低,仅为1∶30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提高,器官移植医疗技术在我国已很成熟,且移植成功率非常高,手术需求量激增。

  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1月30日,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33400人,已见证成功捐献2686例,已救治器官衰竭患者7448名。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69家拥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可以依法依规获取器官,并开展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移植手术。目前河南省有6家医院具有器官移植资质,其中郑州市有2家。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济南军区第153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原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我国每年终末期患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在30万左右,而器官移植手术每年只能完成11000例左右。

  “西方发达国家器官捐献供需比为1∶3,我国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器官捐献供需比为1∶30。”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肝脏移植、肝胆胰腺外科主任陈国勇告诉记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受此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体器官移植供需比例失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此之外,器官捐献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也是一大制约因素。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