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手机成为河南“新特产”

2014-02-27 01:20:36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产业升级系列报道二

    三全食品、好想你枣业等37家企业入选河南省2013年度“双百”企业。宇通集团等3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额306亿美元,占全省58%,智能手机成为河南“新特产”。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2013年,我市按照“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体部署,以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强化运行稳增长,狠抓项目强投资,承接转移大招商,克难攻坚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两化融合,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文 马健/图

    智能手机成为河南“新特产”

    在郑州市一家期货公司搞管理的吴先生是典型的“果粉”。从最初的iPone4、iPone4S再到现在的iPone5,他总是喜欢在第一时间品尝鲜“果”。“我喜欢用苹果手机,外观时尚,屏幕大,功能强,游戏多,操作也简便。”作为郑州人,吴先生为郑州能够成为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自豪。

    省商务厅负责人介绍说,去年,我省大力引进和培育外贸龙头企业,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到30家。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额306亿美元,占全省58%,智能手机成为河南“新特产”。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信、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2010年在郑州建立生产基地。

    随着富士康落户河南,苹果手机成为河南最大的出口单项商品。2013年,郑州智能手机产量接近1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8,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目前,多个智能手机连接器等重要部件配套产业链企业已在郑州设厂。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酷派手机也向郑州抛出“绣球”。近日,酷派集团已签约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谋划布局中部区域中心和研发制造基地。

    酷派集团创立于1993年4月,系中国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是中国专业的智能手机终端、移动数据平台系统、增值业务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有品牌“酷派(Coolpad)”手机是主要产品。

    按照项目协议,酷派集团将在实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对郑州市打造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酷派集团还将在郑东新区龙湖区如意河东侧投资建设宇龙通信酷派区域总部,对郑州市建设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以总部经济和商贸物流产业为支柱实现产业多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令人振奋的是,春节前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正式开园。

    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三大板块

    众所周知,我市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分别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

    我市积极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编制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支撑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制定全市智能终端(手机)、超硬材料、新型耐材等重点集群发展规划,谋划培育新能源汽车、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工业战线喜报频传。国家级两化融合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郑汴电信同城顺利完成。

    郑州,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心,强化创新投入,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平台建设,培育创新联盟,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民生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郑州市围绕建设五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突出产业集群式引进,强化项目洽谈对接,成功引进了富士康、格力电器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促进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我市明确将郑州高新区、航空港区、金水区科教新城作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布局区域。整合优势要素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以航空港区为主的东部板块、以高新区为主的西部板块和以金水区为主的中部板块。三大板块电子信息销售收入占全市的90%以上。形成了航空港区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高新区国家级信息安全基地、中部软件园、金水区科技软件园等特色鲜明的集聚区。

    新材料产业

    将成我市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从国际上看,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创新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从国内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近年来,我市积极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快创新培育,促进调结构,促转型。

    初步统计,目前郑州市涉及新材料企业有200多家。我市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如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上街绿色新材料园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新密市和巩义市耐材企业集群等新材料产业集群等,特色明显,优势突出。

    新材料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在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新型耐火材料、汽车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

    郑州市下定决心,打造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多元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