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郭敬明谈《小时代》:我拍的是一种梦想生活(图)

2013-07-02 13:40: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小时代》被批表现纸醉金迷的生活。

    上周四上映以来,《小时代》在一片争议声中票房持续走高。不过,周末两天的票房增长却并没有迎来部分业内人士预期的“单日过亿”,而是以相对平稳的日均6000万元以上在稳步增长,并且二三线城市的票房也普遍高于预期。

    但是,相比于票房,由这部电影伴随而来的各种争议却在狂暴地持续着。关于电影的烂片论、价值观不正论、代沟论等问题的争论充斥着网络,四处可见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对骂。而郭敬明在最近几天的巡回宣传中,也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回击与澄清方面。对于这部电影,郭敬明自认作为新导演,拍摄方面自然存在很大缺陷,他也欢迎大家批评。至于内容方面的争议,他觉得“好莱坞电影就常展现纸醉金迷的生活。生活中的东西大家见惯了,电影让人们从庸俗的生活里逃出来,去黑暗空间里享受梦的旅程。这段人生不属于你,但你在黑暗的两小时中体验了这样的人生。”

    烂片论:

    质疑:《小时代》毁了中国电影?

    评判:影评人“一边倒”批评

    《小时代》自从上映之日起,就有人评价说这是“再度刷新了《富春山居图》带来的烂片底线。”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情节没内容,只有一堆男女在银幕上晃来晃去不知道干嘛。还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炫富和堆砌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境地。甚至有影评人发出痛心疾首的呼吁,认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对于目前中国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长期充斥这样的电影,很容易让好不容易才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电影再次产生失望,票房只有短期性的刺激,长远来说,这样的影片充斥银幕对中国电影是一种毁灭。”

    这部电影算烂片么?从目前来看,评价真正地分成了两极。一方面是影评人和一些社会名流对它的抨击,另一方面则是很多粉丝、年轻观众对它的支持。如果真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总结,这部电影的确算不上什么精品。郭敬明自己也承认电影存在问题:“拍得太匆忙了,空镜头补得也不够多,让观众看来跳跃性有点大,这是我自己的不足,我也在总结。”但他认为自己拍的就是一种梦想。“电影让人们从庸俗的生活里逃出来,去黑暗空间里享受梦的旅程。这段人生不属于你,但你在黑暗的两小时中体验了这样的人生。”

    价值观论:

    质疑:炫富对年轻人影响太坏

    评判:电影对原著精确重现

    关于《小时代》,如今争论最尖锐的是电影中反映出的价值观问题,尤其是影评人认为其中充斥着各种对于物质的追求和向往,以至于有影评人哀叹:“这到底是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是郭美美的小时代?”也有人相对诚恳地表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无所谓有没有的问题,因为最近这些年来,中国电影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明确的价值观。

    郭敬明本人也不认为自己电影的价值观存在问题。前日在成都,他就为这一问题专门进行过回应:“电影里的女孩,林萧是勤奋努力的小助理;顾里虽出身好,但依然努力修双学位;南湘家贫穷但她画素描赚钱只为选修服装专业;宛如不在乎名牌,她自信而可爱。她们没有一个为了物质去当小三。”不过,他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他承认自己的确有点迷恋物质:“我不是迷恋品牌,而是喜欢有质感的东西,但现在有质感的一般都是名牌,所以……我觉得从我出道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这些年来我也习惯了,别人说什么我不在意,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好。”

    代沟论

    质疑:电影为90后而拍

    评判:“代沟”客观存在

    最近几天关于电影《小时代》的争论中,还有一个词汇不停地在各处言论中闪现:“你老了。”部分电影观众认为,那些接受不了电影中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老了,跟年轻人的思想有代沟”。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支持这部电影的都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支持电影只是因为他们“脑残”。

    代沟问题真的是造成这部电影评价两极分化的根源么?显然不是。从任何层面来讲,代沟都只是一个现象。产生代沟的原因才是这种现象的根源。而根据《小时代》片方乐视方面的说法,这部电影从立项之初就已经精准地将目标观众瞄向了90后的大中学生群体。所以在该片取得高票房之后,乐视影业负责人张昭甚至宣称要把6月27日定为“青春日”。而该片的宣传方则表示,刚开始他们也觉得这是为“非主流”的观众拍摄的电影,但当他们得知目前的主流电影观众年龄已经从25岁降到了21岁,就认识到的确是自己存在判断失误,因为“非主流”已经开始成为主流,这部电影也让他们关于市场的认识重新更新。

    在该片宣传方看来,如今对于电影横加指责的部分人,是因为他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恐慌,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与他们以往的市场经验相悖,让他们“看不懂了”。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论是市场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的争议都更容易引发公众对于中国电影的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是单纯地迎合受众的商品,还是要在迎合之余再增加一些引导功能?即便引导,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会更容易让已经开始成为主流的年轻观众接受?(记者/郑照魁)

[作者:鲍文玉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