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视野

美国司法部及多州起诉标普 或引发多米诺效应

2013-02-06 14:26: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号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我们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于评级机构标普来说,这句话刚好能反映出他现在所面对的麻烦。美国司法部和多个州已正式民事起诉标普,罪名是涉嫌在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凭据评级上欺骗投资者。根据美国法律,标普可能面临80亿美元赔偿。这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对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行为采取法律行动。而标普发表了一份声明,否认存在不当行为,而且表示美国司法部的指控是"完全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的"。美国向标普算旧账,标普的母公司麦格希也被拖下水。截至目前,麦格希股价下挫将近11%。而对评级机构的不信任情绪甚至影响到了其他评级机构的股价。穆迪的股价也下跌了将近9%。有知情人士透露,标普和司法部已经花了约四个月的时间讨论可能的和解协议。美国政府希望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罚金,而这将是针对一家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行为所采取的最大处罚。而如果支付10亿美元罚金,这将耗尽标普母公司麦格希一年的利润。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助理研究员魏亮评论此话题。

  美国政府和一些州现在起诉标普存在欺诈行为,而标普则认为自己并没有欺诈,因为之前他参考的数据跟美国政府的数据是一致的。美国政府和标普之前经过了4个月的协商,一直都没有达成和解。您认为,标普的行为是否涉及欺诈?在这次诉讼中败诉的可能性有多大?

  魏亮:从伦理道德上来说确实有欺诈的嫌疑,我们知道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那些实际上烂到不能再烂的债券包括MBS,被赋于了一个高的评级,就使得这种金融消费者误认为这些东西是没有风险的,实际上确实触发了金融危机。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标普确实有问题。另外一方面,标普自己也说金融危机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何况在当时那种状况之下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也就意味着暗示在那个时候包括美国政府在内都在奉行这样一种调高或者是高估评级潜规则。它认为法不责众,不能单独起诉我一家公司,就像标普说的一样,它给CBO和MBS评级的时候,它暗示穆迪也给了很高的评级,为什么不去起诉它呢?因此在这样一个状况之下与其说真的会有一些欺诈的行为在里面,不如说确实是美国司法部和标普谈崩了,到最后只好法庭上见了。

  从道德上来讲这是不可以理解的,为从众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话在诉讼当中败松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

  魏亮:全部败诉的可能性不大。我们知道美国司法部对标普的调查上一次从2011年8月份美国被降级之后就立即开始了,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之后拿到的证据并不是非常确凿,它和标普希望达成一个控辩交易,罚它10亿美元结束了,但是实际上标普认为司法部挑选出来的证据,没反映普遍的事实。同时,标普穆迪这样一些评级机构最大的保护可能在于认为自己是有言论自由的,我评的级,你们可以完全不相信,如果你们不相信我这个就没有责任了,既然你们愿意相信我,而且我也没让你们掏钱,金融消费者并没有对标普或者穆迪这样的机构付费,就不构成我在欺骗你们,欺诈你们,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很显然在法庭的判决当中,道理上会进行很大的一轮更变。但是很可能司法部会把起诉的法院的地址选在加州,也就是受房地产崩盘影响最大的一个州,可能陪审员会同情政府,但是总的来说,这个辩论和控诉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最后仍然会达到两边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局。也就是说标普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被指控有罪的,但是很可能像之前的控辩交易一步一步来,之前还要有刑事诉讼,那么谈到现在只进行了一个民事部分的起诉,可能最后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也会波及到其他的一些机构。

  虽然这次被起诉的是标普,但是其他评级机构已经感到了危险的临近。穆迪的股票也大幅下跌。而美国政府的这次诉讼是否会掀起一波向评级机构秋后算账的风潮?

  魏亮:应当说现在美国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像标普、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在进行一种变相的金融统治,也就是说在危机期间起到的作用比一个政府起到的作用还要厉害,它的负面影响还要大。因此,在这样一个状况之下,如何继续监管这个评级机构可能是美国政府更希望做的一件事情,这种事情其实也在其他国家得到了呼应。美国的司法部起诉标普,只是一个引子,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去进一步改善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尤其是现在的市场上也出现了评级机构自我改善的过程,包括其他的评级机构崛起帮助它改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使得它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控诉或者清算评级机构的开始,很可能是国际评级制度变革的开始。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在1月份上升到48.6,好于市场预期,同时达到了10个月新高,但是依然在萎缩区间。而且,虽然德国1月份制造业活力达到了19个月以来新高,但西班牙、意大利与法国经济活动均大幅萎缩。欧元区现在是在整体复苏,还是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魏亮:总体来说应该是多元素变化的格局,就是说德国仍然是好的,它的PMI在50以上,包括爱尔兰都在54以上,很显然德国在里面是占便宜的,也就是欧元区既有的盈利模式没有改变。另外一方面其他国家是分化的,比如说法国就被拖进了救助的泥潭,国内的经济安全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其他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是,恐怕这些威胁不仅仅集中于主权债务方面,而更加集中于社会政治和金融方面。比如最近西班牙的政治丑闻,意大利的选举,这仅仅是一个表现,其背后所隐藏的是欧元区内部久久没有解决的银行业或者金融危机。一方面是银行业的监管框架迟迟建立不了,所以说有一部分可能性是德国为了维持一种选前的稳定而制造出的稳定,相对繁荣向好的局面。另外一方面,欧洲央行实际上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现在已经出现了赎回的迹象,也就是说一些好的银行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不愿意再接受欧洲央行的捆绑,而那些状况真正不好,真正希望得到更多救助的银行是不愿意还掉这笔钱的。这也就意味着三年之后会出现一种非常明显的分化趋势,那些可能真正烂的银行就会继续烂下去,而这种再一次的再融资操作,或者说欧洲央行进一步的救助措施却不容易出台了,那么在那个状况之下才是欧债危机的一个新的,或者现在看来是一个最大的风险点,在这样一个状况之下很显然欧元区内部结构性的调整没有到位,制度性的建设没有到位,救助的机制没有真正的完善,那么因此说它的复苏显然是一个空中楼阁。

[作者:孔庆玲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