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十八大河南团代表谈改善民生:向着人民幸福再出发

2012-11-13 07:56:20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字号  

  记者 平萍 杨凌 熊飞

  “你幸福吗?”前不久,一个简单的问题搅动着国人的神经,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幸福”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在未来10年,我们党将如何为人民谋幸福,如何更好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十八大报告中对此有多处阐述。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面对百姓的期盼和热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改善和发展民生作出重要承诺,向全党发出热切号召。

  连日来,河南团代表们讨论学习十八大报告,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保障人民权益的一系列论述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畅谈对改善发展民生、乐享幸福生活的感受和体会。

  毛万春代表说,十八大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应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福祉。他认为,改善民生,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把经济蛋糕做大了,大家的饭碗自然就多了,所以发展还是硬道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着力改善民生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何雄代表在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告诉记者:“胡锦涛同志厚达64页、近3万字的报告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通篇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其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45次,我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人民的分量。”他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将人均收入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之重,彰显出我们党更加注重老百姓生活幸福度的执政理念。

[作者:记者 平萍 杨凌 熊飞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