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三普药业两股东违规增持 违规早有前科

2012-07-21 14:24:00 来源: 金陵晚报 
字号  

  

  三普药业(600869)两股东在增持后持股超5%达到举牌线却迟迟没有公告,引发市场关注。这一违规行为直到7月18日的公告发布,才得以曝光。昨日,三普药业证券事务代表寇永仓向《金证券》记者证实,涉及违规的上海创璟监事杨士英与上海藏源的股东杨士英是同一人。

  据悉,杨士英早在2010年就由于违法举牌被证监会处于30万元罚款。

  违规两股东竟属“夫妻店”

  从三普药业2012年一季报公开披露的股东情况看,第一大股东是江苏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三股东则是上海创璟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创璟自2004年以来就是三普药业的股东。而上海藏源2011年11月参与三普药业增发,跻身前十大股东。

  《金证券》记者查询增发变动结果报告书后发现,上海藏源的法人代表是杨士英。当时,上海藏源的配售数量是675万股,限售12个月。

  至于上海创璟与上海藏源的关系,三普药业一直没有说明。根据工商资料,上海创璟成立于2003年12月15日,法人代表为俞锡新。三普药业最新披露的信息则显示,上海藏源和上海创璟其实是一致行动人。

  据了解,上海藏源自去年8月起,通过二级市场陆续增持三普药业股份,截至去年10月28日,持有三普药业股份6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3%;而截至去年10月28日,上海创璟持有三普药业股份14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0%。两家公司合计持有21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3%。

  为什么是一致行动人?据悉,上海藏源和上海创璟皆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别是杨士英、俞锡新,两人为夫妻关系。对于为何此前没有公开说明两位股东的身份,三普药业并没有正面回应。

  三普董事难逃“注意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3条的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抄报该上市公司所在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但是,三普药业一直到7月18日才对外披露两位股东的真实身份以及违规举牌的事件,也就是说,披露的信息晚了9个月。

  对此,三普药业称,以上增持股东在公告中回应“因本公司对相关政策管理理解不够,没有及时主动将上述情况告知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公司还非常诚恳地表示,将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认真学习上市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

  不过,《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年报里,上海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592078股,上海创璟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4512689股,已经明显超标。而一季报显示,上海创璟持股13963324股,上海藏源持股8622400股,同样违规。

  三普药业的董事们为何对这样的违规事件视而不见,不尽到注意责任?毕竟,股东违规增持,已经对上市公司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公司董事理应对未尽到合理注意的行为造成的损失负责。不过,三普药业证券事务代表寇永仓告诉《金证券》记者:“我们只负责公开股数,股东负责上报增持信息,这次的责任主要在股东身上。”

  说谎杨士英早就不是初犯

  事情真是这样?三普药业的董事真可以把责任一推了之么?

  “事实上,杨士英已经不是初犯。”上海一家投行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从证监局2010年公布的处罚信息来看,证监会于2009年年底查实,上海创璟监事杨士英2007年通过其控制的“杨士英”、“创璟实业”等股票账户交易三普药业股票。截至2007年2月26日,上述账户共持有股票762.94万股,占三普药业已发行股份的6.36%,未履行举牌义务,构成了《证券法》第193条所述的违法行为。证监会决定给予杨士英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杨士英之前被处罚过,肯定对举牌规定非常熟悉。”上述投行人士称。那么,这次杨士英为何仍然胆敢违规?上市公司为何对其重大增持举动置若罔闻?三普药业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杨士英对三普药业的情况非常熟悉,增持与举牌的时间点都非常微妙。

  比如2007年的增持就是发生在三普药业定向增发之前。而这次2011年的增持,又发生在三普药业高送配的前夕。

  杨士英与三普药业实际控制人蒋锡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金证券》记者将继续关注。

  连线

  宝钢股份停工风波

  华丽家族闻“烯”起舞

  海利得押宝帘子布

  本周,网上一则题为“宝钢湛江项目与防城港项目冲突,开工即歇息”的消息让宝钢股份再度成为焦点。

  对于外界传言,宝钢股份证券部内部人士对记者称,“湛江项目没有暂停,目前还在正常运行中。”

  上述人士坦言,“在湛江项目上,公司前期投入花费也很多,这个项目不得不继续。拿到项目审批书后,公司就快马加鞭投入生产。”据了解,宝钢股份此前已累积投入超过45亿元。

  湛江项目虽然执着前行,但已错过最佳发展时机,越生产越亏已成钢企的普遍现象。虽然此前公司预计中报增长80%-100%,但该内部人士已改变口风,“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应该要比预估的差。”

  湛江项目俨然宝钢业绩“救命稻草”。在年初公司会议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就将“建设好湛江工程”列为几项重大决策之首,甚至说湛江项目肩负着提升宝钢钢铁主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

  “湛江项目的建设周期为3年,到最终投产这个时间更长。未来的市场行情,大家都难做出准确判断。”公司内部人士的一番话,透露出宝钢豪赌未来的无奈。

  强洁 江芬芬

  A股市场再刮“石墨烯旋风”,凭借着若有若无的概念炒作,本周华丽家族录得三个涨停。

  7月13日,宁波当地媒体报道称:“在慈溪市慈东滨海区,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正紧锣密鼓筹建中。不久之后,这里将出现全球第一条石墨烯生产线。”报道显示,该生产线的主体企业是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而该公司正是华丽家族大股东南江集团投资1亿元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

  对于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全球第一条石墨烯生产线”,公司内部人士向《金证券》回应:“公司侧面了解了下,媒体曝出的300吨石墨烯的生产目标,可信度比较高。但是目前这个项目和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正式的生产线何时建成我们也不清楚。”

  此次石墨烯目标产量“大跃进”至300吨,无疑让市场想入非非:大股东手握的石墨烯项目产业化渐行渐近。华丽家族近日股价飙涨,表明市场资金并不认同公司方面的“无关说”。一券商分析师称:“虽然目前华丽家族与这个石墨烯项目没有关系,但是华丽家族董事会曾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生物科技、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并逐渐减少房地产项目投资。这已经比较明朗地显露了华丽家族未来的主营业务定位,也为公司石墨烯概念提供了炒作空间。” 强洁 江芬芬

  身处化学纤维行业,海利得业绩下滑厉害,投资者均对公司帘子布项目寄予厚望。

  2011年,公司募集9亿资金投向涤纶帘子布项目,其中年产1.5万吨涤纶帘子布的一期生产线已经投产8个月,另外二期的年产1.5万吨的涤纶帘子布产能将于2012年底开始建设。

  据了解,早前公司方面曾透露,“帘子布产品从年初开始已经在国内外轮胎厂商进行认证,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帘子布的认证需要经历小样-中样-大样这些过程,然后是批量供货。”

  近期,海利得四个月股价近腰斩的走势,却让投资者生出担心:“公司迟迟未发布帘子布项目的相关认证和订货消息,是否项目出现状况?”

  昨日,《金证券》记者从公司内部获悉,“今年第2季度海利得已开始为部分客户批量供货,包括对中国最大轮胎生产基地——山东广饶地区一线轮胎制造商正式批量供货,同时公司也有高模低缩织物批量出口欧洲。此外,七月份海利得高模低缩浸胶帘布还会对日本出口,目前销售数量正稳步上升。”

  内部人员解释,“通常情况下,越是顶级的轮胎制造商,对胎身增强材料即聚酯帘布的技术要求越高,相应的认证周期也越长。”强洁 江芬芬 □金证券记者 史亮

[作者:贾亦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