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扬州系统治理"内涝"初见成效 市民称政府言而有信

2012-07-14 23:3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扬州7月14日电(记者崔佳明)13日至14日,江苏扬州突降大雨,以往“逢雨必涝”的城区部分路段严重积水点,今年没有出现积水,道路畅通,经受住了暴雨的洗礼。当地市民称政府言而有信,实打实为民做了看得见的实事。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尤其到了夏季进入雨季,多个城市都会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去年,扬州也不例外。当地主政者称,要严防内涝,让看海“涝”剧不再重演。

  “我们需要系统思考关于水、水系的问题。”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指出,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是头等民生大事,城市的发展最终是要让人民满意,他提出“打造不淹不涝城市”。经过专家分析,系统研究并会商出造成城区部分地段屡屡被淹的主要原因:城市地理位置、水系被破坏和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中,由于近现代城市建设的扩张式发展,使古城水系逐渐破坏,给城市排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开发建设中与水争地,水系被填埋,这不仅导致了水面减少,滞蓄能力降低,而且遇强降雨时无排水出路,导致大面积受淹。

  今年在雨季来临之前,扬州未雨绸缪对严重积水点进行治理,截止今年6月,通过管网改造整治了城区50个积水点,当地政府官员称,今年会有大的好转,一般强降雨,两个小时以内应该可以排掉。

  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水利的规划做到同步,高度重视地面的建筑和地下的管网的建设。为此,扬州编制了《建设“不淹、不涝”城市》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要求,扬州将分近、中、远三期,分别于2013年底,基本建成老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确保新建园区、道路等提高排涝标准,不发生新的渍涝;2015年底,市区排涝设施全面达标,全面消除易淹易涝片区;2020年底,实现城市防汛排涝设施现代化,全面实现“不淹、不涝”城市建设目标。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