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元宵节是中国“狂欢节”已有2000年历史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06 08:02:00   来源: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据新华社电 (记者周润健、蔡玉高)今日是元宵佳节,如果说除夕、春节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传统节日的元宵节在我国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以来,将正月定为一年的首月,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道教产生以后,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还将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于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后来相沿成习,燃灯成为正月十五的盛事,因此元宵节又有“灯节”的称呼。从如此众多的称呼中不难看出,后世的元宵节是在古老习俗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的因素,并在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下,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大娱乐性节日。

  王来华说,正月十五之夜,天上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家灯火通明,人们趁着新年的余兴未消,吹拂着早春的轻柔夜风,踏月赏灯,舞狮耍龙,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鞭炮阵阵,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简直就像西方的狂欢节。因此,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

【 作者:陈薇伊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