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伊川县抗美援朝老英雄放弃进城提干 守望乡村57年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9-28 08:41:32   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明明可以进城提干 他却选择留在乡村

  1954年,郭老在朝鲜和东北经过多次手术和治疗后,回到我省残疾军人教养院休养。1956年11月,他基本康复回到家乡白沙村。

  郭社立和附近居民这两年才知道,当年负伤后,郭春年差点成了“活死人”。

  原来,1953年7月受重伤后,郭老所在团在战后清理战场时一直找不到他,郭老被兄弟部队发现后火速转到后方医院,随即和团部失去联系。598团随后向白沙村村委邮寄了郭春年英勇牺牲的“烈士证明”。当时碰巧郭老的大哥新婚,村干部害怕郭春年的老母和家人受不了,暂时把证明压下来了。

  直到1954年郭老回到河南,村里还没敢把阵亡通知告诉郭家。幸好这时郭春年回来了。

  今年80岁的李铁梁是郭老在598团的老战友,和他也是同乡。李铁梁介绍,郭春年回到白沙村后,当时县里认为他条件很好,又是战斗英雄和党员,按照政策想安排他到县政府当干部。虽然郭负过重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但仍可在政府从事行政工作。谁也没想到,郭春年思考了一天后,坚决婉拒了,执意要回白沙村劳动。

  “我们每次听俺妈说起这事,都非常不理解。想不通俺爸为啥要丢掉这么好的机会。”郭社立说。

  郭老家教很严,子女年轻时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事。即使妻子在世时说起,他总是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先进,这些机会应该先尽着别的同志,不能去争抢。”听父亲每次这么说时,子女们都是不理解,或认为他在打官腔,或认为父亲死脑筋、“一根筋”。至于他为什么一直这么“一根筋”,子女们从来也不敢问。

  几十年来,家人和不少邻居都有些不理解:郭春年为啥总是这么“一根筋”?为啥对自家人这么不近人情?

  国家上世纪50年代给他发放的抚恤金,最初是每月34元。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加到每月100元、200元……到目前是每月1800元。郭春年说,他丧失了劳动能力,这50多年来,他觉得都是自己给国家添麻烦。因此,每当面临迁户口、上大学、进城工作的好机会时,他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不少了,不想再给国家添麻烦,更不想和更困难的乡亲争抢机会。

【 作者:记者 吴泳 文/图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