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乡情难舍 成年时还“卸锁子”吗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7-28 09:18:09 来源: 中原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村民在研究“移民试点补偿补助资金明白卡”。

  核心提示 张义岗的村民种田,养牲口,打鱼,祖祖辈辈这样生活。他们从别处来到这里,又将从这里迁向别处。带走的是希望和未来的新生活,带不走的是那山,那树,那些麦田和坟场,还有村里的水井和古老的房屋,以及一条伸向县城的路。

  不舍的是土地

  张义岗人均耕地5亩多,有了地,心里才会踏实

  “今天真是热。”张思江一边擦汗,一边说。

  他背着农药喷洒器走进院子,在他弯下腰放农具时,额头上的汗水也“啪、啪”往下滴。

  7月16日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面,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

  他的老婆从小卖部里提回来一捆啤酒,饭菜很快端上来。张思江说,今年花生、棉花和玉米的长势都很好,“农民以农为本,有了地什么都有了。可惜呀,收秋后就不能再种了。”说这话时,张思江擦了擦流到脖子的汗,看着门外,显得有点伤感。

  张思江端起碗,“咕咚”喝了一大口啤酒。还没等他咽下去,院门外一男子大声问道:“队长,农药打完了?”“没呢,下午接着打。”为了回答这名男子的话,张思江的啤酒咽得有点急,差点呛着。

  张思江是张义岗村一组的组长,村民都习惯叫他“队长”。

  张义岗的水位线在165米,这里的房屋在2003年就已经被统计过,人均耕地5亩多。像张义岗拥有这样多的土地在淅川县并不多见,如果不遭水涝,一年收成不会差。

  20多亩地为张思江家每年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张思江家有6口人,张思江两口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媳和70多岁的老父亲。“儿子和他媳妇常年在外打工,虽然挣钱不多,还是可以补贴家用的。”张思江说,虽然光靠种地不行,但是,有了地,心里才会踏实,这些年来,村里添人添户,却从来没有人搬出去,因为在这里土地多,如果遇着风调雨顺,仅粮食收入就不少。

  虽然张义岗村地处秦岭以南,与湖北接壤,又有充足的水源,但是,与绝大部分河南地区一样,这里没有人种植水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为主,食物也多以面食为主。

  在耕作之余,村民也有到河中捕捞鱼虾的习惯。“捕捞的鱼虾多是自己吃,也有少部分人拿出去卖,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留下人手种地,多余的劳力外出打工,是我们这里一般家庭的生活方式。”张思江说。

  不舍的是“卸锁子”

  这是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村民担心到了陌生地方会消失

  平常,张义岗村都是一片寂静。从村里到田地,极少看见年轻人的影子。

  “他们都出去打工了,几年都不见回来。”徐汉杰说这话时有些生气,他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到广州去打工了,虽然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一些钱或者东西回来,但是好几年看不见他们,老人心里还是不痛快。在徐汉杰的絮絮叨叨中,我们明白了老人渴望的是一种全家团圆幸福的生活。

  与上了年纪的人相比,年轻人对于村子的感情可能要少一点。他们对村子的最深印象,源于特殊的成人仪式“卸锁子”。

  “卸锁子”的习俗至今仍在张义岗村流行,这种风俗在其他地方鲜有听说。“卸锁子”是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男孩12岁生日那天,解下脖子上的银项圈,将缠在银项圈上的红布剪断,然后放在纸船里顺水漂走,放纸船时要伴有三牲(猪、牛、羊)供菜。红布是从一岁生日开始,每年的生日在项圈上缠一块红布,一直到12岁,据说能祛灾辟邪。

  凡是12岁以上的全姓男子都经历过这个成人仪式。据说,缠红布时,要缠得均匀。40多岁的张吉良还清楚地记得12岁那年“卸锁子”的经过。一大早就起床了,头天家长就叮嘱不要讲不吉利的话。洗脸之后,家里的亲朋都来观礼,还有同村的乡亲。家长准备好供菜和叠好的纸船,拿起剪刀将银项圈的红布剪开。之后,一行人捧着供菜、红布及银项圈等到河边,将红布放在纸船上,将船放进水里漂走,这时,人们可以抢着吃供菜,吃剩下的全倒进河里。

  “这种风俗也许会随着移民而消失的。”张吉良不无担忧地说,如果到了陌生的地方,孩子再戴银项圈缠红布,别人也许会觉得奇怪而无法接受。

  不舍的是先人 先人墓地要长眠水下,村民有些伤感但还是很理解国家政策

  活着的人可以搬走,到他乡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已经逝去的先人们,或许就要长眠于水下了。

  在张义岗村的西边是一片开阔的耕地,其间隐约出现一些坟头,杂草丛生。这是张光三家的墓地,埋葬着不少先人。

  “全村都要搬走了,这些墓葬以后就埋在水底了。”70岁的张光三老人看着自家的墓地,有些伤感。

  虽然国家对于墓葬有补偿,但是,所有人都希望还有机会到先人的坟前祭奠。

  “谁也不会为了几百块钱不要祖先,可是没办法啊,把坟地也迁走很不现实,新家土地少,距离又远,国家也不鼓励迁坟地。”张光三说。

  “南水北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说实话,不是南水北调,真不想搬,祖先都埋在这里,亲戚朋友也都在附近,可是,不搬不行,为了国家的大工程,国家是大气候,咱们是小气候。”张光三虽然不舍,不过,他还是理解国家的移民政策。

  与张光三老人相比,提起将要被淹没的祖坟,张思江说出的全是愧疚,对先人的愧疚。

  张思江的母亲几年前去世,他母亲在弥留之际,曾对张思江说,将来搬迁了,一定要把她的坟地也移走,她希望能与亲人在一起,不希望自己的坟地被水淹没。“当时,我答应了母亲,说不论将来搬到哪,都会把她带上。可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对老人的一种安慰,当时只是不想让老人带着遗憾离去,不过,我相信,老人们一定会理解儿女的难处。”张思江轻抚着母亲的墓碑说。

  在张义岗村走访中,很多人都对将来祖坟会被淹没感到伤感。“我们这里的人是喝着丹江水长大的,丹江养育了我们,让先人与丹江相伴或许是一种宿命。”张思江的话或许是对村民的些许安慰。

  不舍的是感情 搬迁前结婚,想在搬迁时带上爱情和婚姻

  “人家还是不同意,咋办啊娃?”

  7月15日下午5时多,徐士伟和弟弟刚从河里洗澡回来,头发还湿漉漉的,就开始讨论谁的游泳技术更好。没想到,妈妈武华阁的一句话,让徐士伟兴致全无。武华阁的意思是,徐士伟的女朋友家人不同意近期结婚。

  徐士伟今年22岁,在广州打工。他的女朋友23岁,在上海打工。经熟人介绍后开始相处。在此之前,徐士伟经熟人介绍,曾谈过两个对象,终因两人不在一起打工而分手。

  徐士伟一家外出打工已经十年,平时很少回来,此次专门为搬迁的事回村。按照淅川县的移民规划,徐士伟所在的张义岗村将在本月底开始整体搬迁,他的父母打算在搬迁前的26日,为他举行婚礼,无奈,女方不愿意近期结婚。

  事实上,该村与徐士伟年龄相仿的人绝大多数都已结婚,有的已经有了孩子。

  搬迁后,周围的熟人很少,孩子找对象不容易。徐士伟的父母也有同样的打算和担忧。

  “对方说,时间短,太仓促,可人家很多人连说带结才用了半个月,再让媒人去好好说说。”武华阁的态度很坚决。

  或许,对于像徐士伟这样年龄不大,且常年在外的年轻人来说,搬迁,只是变换了回家的路程。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是在搬迁时带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编辑 徐珂珂 戴新馨)

( 作者: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牛亚皓 袁帅/文 赵克/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