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为了一句承诺,妻子一生都在等他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10-21 08:10:32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烈士姓名:刘广生(刘贵书)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20年

  出生地:河南省林州市郊乡土楼小券村

  所在部队:9纵

  战斗牺牲地:郑州

  牺牲时间:1948年

  现在家人情况:儿子一家6口人

  讲述人:烈士的儿子刘太生、烈士的孙媳田秀晴

  解放郑州 林州12名烈士献出生命

  结束山西省陵川县与壶关县的探访之后,我们赶到本次寻访烈士的终点站——河南省林州市,在当地烈士陵园的帮助下,我们在这里确认了12名在解放郑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

  当我们穿过太行山大峡谷,进入河南省境内那一刻,头脑中产生莫名的兴奋,眼前的高山秀水是如此秀丽,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同时我们也想到,短短十几天他乡的生活已让我们归心似箭,那么那些常年征战在外、老婆和孩子等待他们回家的战士们,该有多么浓厚的乡愁呢?乡情、乡思、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在此,再次向牺牲在解放郑州战役中的烈士们致敬!感谢你们!

  铭记12名林州籍烈士

  艾崇生 1931年生,15军44师132团3营10连,城里大队大家庄村人。

  刘广生 1920年生,9纵,土楼大队小券村人。

  王韦 1927年生,9纵2旅8团3营3连,元康公社反良大队七峪村人。

  侯贵元 1927年生,太行分区43团2营5连,茶店公社蒿地掌大队老君沟村人。

  王连锁 不详,39435部队,临淇公社下峪口大队下峪口村人。

  宁启贵 1926年生,郏县独立营,临淇公社联庄大队下河村人。

  王合喜 1927年生,9纵26旅78团1营2联,东姚公社南窑大队南窑村人。

  秦至芳 1926年生,9纵78团,采桑公社秦家坡大队秦家村坡人。

  董全金 1922年生,9纵25旅,横谁公社翟曲大队翟曲村人。

  徐富金 1924年生,太行分区52团3营7连,河顺公社井上大队井上村人。

  程金有 1923年生,15军,任村公社石岗大队石岗村人。

  王天顺 1912年生,53团1营1连,城郊乡郭家园潭道人。

  刘广生离家参军时,儿子只有一两岁

  城郊乡土楼小券村距离林州市区10余分钟车程,提起烈士刘广生,村民们均摇头,表示本村虽然有去参军打仗的,但是对于这个人却从来没听说过,村里只有一个叫刘太生的村民,今年64岁,经常去林州市区打小工,身体好着呢。他会是刘广生的家人吗?顺着村民的指引,我们找到刘太生家,单门独院,房屋构造与山西省的农家相同,家里只有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和一个写作业的小女孩。经过询问,得知妇女名叫田秀晴,是刘太生的儿媳。

  怀里的男孩一岁半,我们的到来明显提起了他的精神头,在田秀晴的怀中一点都不老实,身体一跃跃地似乎想挣脱母亲的怀抱,双手也不停地拍打着母亲的胸膛,咿呀咿呀地叫着,可爱的表情十分招人喜爱。田秀晴告诉我们,丈夫刘玉兵在外地打工,公公刘太生去林州市区干活晚上才能回家,她了解的情况并不太多,只知道爷爷刘广生参军离开家乡时,公公也就是一两岁,是在奶奶的怀抱中送走了再也没见到的爷爷。当天晚上,我们拨通了田秀晴提供的电话,在电话中刘太生讲述了对父亲的记忆。

  为了一句承诺,妻子一生都在等他回家

  刘广生本名刘贵书,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哥哥文书、银书与弟弟连书均已去世。贵书于1945年5月参军,当时25岁,刚结婚两年且有一个1岁半的儿子。在农村,得子的喜悦很难形容,贵书家里虽然很穷,但是儿子的降临使这个贫困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当爹的贵书每天都要抱着儿子亲上几遍。贵书当兵离开家乡时,紧紧地抱着刘太生不愿松手,当着许多人的面哭出声来,并嘱咐媳妇等他回来。妻子答应了丈夫的要求,一直等待至死,但丈夫却让妻子失望,一去不复返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父亲走后,尚在襁褓中的刘太生和母亲度日如年,在农村,一个没有男性劳动力的家庭想生存下去的确很难,在叔伯们与邻居的接济下,刘太生才长大成人。此时,家里也早就收到了刘贵书离开人世的消息,有人说在徐州战役中牺牲,也有人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母亲当年天天去村里大队要人:“他要活着就把人给找回来,如果死了就把尸首找回来。”但是这个愿望直到母亲去世都没有实现。

  “当时我跟母亲两人过得很苦,连房子都是大队帮着盖的。”即使在这么苦的情况下,母亲还是独自把太生拉扯成人,并自始至终遵守与丈夫的约定,等丈夫回家。在太生结婚成家两年时,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母亲由于思念成疾离开人世,跟随父亲而去,一生没有改嫁,当年母亲刚49岁。作为刘贵书唯一的儿子,太生也曾多处打听父亲的下落,有人说当年父亲是在单独执行任务时,与敌人相遇,当即展开激战,但由于寡不敌众中弹身亡。

  目前,如果刘贵书还在世的话,已经是四世同堂了,重孙女7岁已上小学,重孙子一岁半了,并会喊爸爸妈妈,家里条件虽然不太富裕,但温饱不成问题。令我们感到可惜的是,没能与刘广生见面,只能通过电话向他送去问候与祝福,缅怀烈士刘贵书安息在他乡的灵魂。

  那一批,我们村共有40多人参了军

  烈士姓名:王天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2年

  出生地址:林州市城郊乡郭家园潭道 所在部队:53团1营1连

  参军时间:1946年9月 牺牲时间:1948年 牺牲地点:郑州邙山

  现在家人情况:两个侄子和他们的家庭 讲述人:王天顺的侄媳张福云

  林州市烈士陵园提供的资料上显示,烈士王天顺出生在城关公社郭家园谭家园,但是我们在林州市区足足问了有20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谭家园村的位置。我们来到郭家园,村民们仍不知道谭家园,只知道有个自然村叫潭道。

  在郭家园村口,73岁的郭建发老人一听到我们找王天顺时,很确定地说,王天顺的家就在潭道,他有个侄子叫王天增,现在还住在那里。

  郭家园是个太行山脚下的山村,整个行政村由26个自然村组成,潭道在山里的最里面,从郭家园出发,足足走了4公里,穿过一片密林,才在一处山坡上找到潭道。

  潭道自然村共有6户人家,彼此都非常熟悉,说起王天顺来,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72岁的王马林老人说,王天顺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当时是扩军的时候,他去参的军,和他一批走的,郭家园村就有40多人,大多都没有回来。“王天顺走时我也就是10岁,他穿着高筒袜,看上去很威风。”

  张福云老人今年56岁,是王天顺大哥的二儿媳,他说,叔叔儿时就生活在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里,房子目前还保持着叔叔走时的模样,墙是用黄土砌起来的,现在已经裂开了缝。

  记者手记

  辗转三省

  新发现40余名烈士

  为郑州解放牺牲

  本报将把这些珍贵史料结集成册转交给有关部门

  本报从10月6日开始推出“郑州解放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报道——功勋”后,在半个月时间内,记者的足迹先后印上了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六市的版图。经过20多天的寻访,解放郑州的过程逐渐清晰,一个个烈士的名字开始呈现在读者们的眼前,据统计,经过本次大型采访,新找到40余名解放郑州的烈士。对于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们将结集成册,转交到烈士家属、市委党史办、档案馆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手中。

  出发前,解放郑州历史几乎是空白

  我们的“郑州解放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报道——功勋”报道9月初就开始酝酿,并派出三四名记者投入到搜集资料中,但收效甚微。

  在厚厚的8本《郑州市志》中,对于郑州解放的历史记载不到一页。为了查找资料,我们多次寻访郑州烈士陵园,但能找到的和解放郑州60周年有关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我们得到的最珍贵的一份资料是“解放郑州——郑州战役部分烈士英名录”,英名录中说,在郑州战役中,我军共牺牲90名战士,其中有姓名的只有48名。

  我们再仔细研究这个英名录发现,即使有名字的这48名烈士,资料也相当简单,有具体牺牲地点的不到一半,而有家庭籍贯的烈士也只有26人。

  辗转三省,找到了多名烈士的直系亲人

  10月1日,大家还沉浸在国庆长假的欢乐之中,我们的一路记者就上路了,在我省的民权找到了第一名烈士的家。

  10月4日,我们的另一路记者奔赴山西的晋城、长治两市。在陵川县民政局,我们有了惊人的发现,解放郑州的陵川籍烈士人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达到了13人。

  意外的收获接连发生。我们在郑州搜集的资料显示,在解放郑州的战役中,有4名山西壶关籍的战士牺牲,但我们却在山西省壶关县民政局内,查找到10名烈士的名单。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寻访,我们的寻访活动从山西转入河南,在林州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12人的解放郑州烈士名单。

  在此次寻访活动中,我们的一路记者还深入到河南的洛阳、河北邯郸等地寻访。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我们还找到了多名烈士的直系亲人。

  解放郑州的脉络已经清晰

  在我们采访之前,对解放郑州的过程了解也非常模糊,在战争中究竟有什么故事发生?战争的进程是什么样子?在这些部队中都涌现出了什么样的英雄人物?这些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只是简单地知道参加部队的名字。

  我们的一路记者又与曾经参加过解放郑州战役的部队取得了联系,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以《大批共产党员在郑州解放前夕被杀害》、《地下党员两次冒险送城防图》、《毛主席:解放中原郑州最后打》、《驻郑敌军没等战役打响就弃城逃窜》、《切断引爆线,我军保住黄河铁桥》等为题,对解放郑州战役进行了全面报道。在报道中,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记录了解放郑州时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作者: 晚报记者 刘涛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文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